貝多芬弦樂四重奏團(俄語:Струнный квартет имени Бетховена,英語:Beethoven Quartet)是於1922年至1923年間由莫斯科音樂學院的幾位畢業生組建的弦樂四重奏團。其初創成員為小提琴家德米特里·齊加諾夫俄語Цыганов, Дмитрий Михайлович瓦西里·希林斯基俄語Ширинский, Василий Петрович、中提琴家瓦季姆·博里索夫斯基英語Vadim Borisovsky與大提琴家、前述小提琴家瓦西里的同母異父弟謝爾蓋·希林斯基俄語Ширинский, Сергей Петрович[1]1931年,他們將樂團的名字從莫斯科音樂學院四重奏團改為貝多芬四重奏團。[2]該四重奏團在其五十年的歷程中演奏了六百首以上的音樂作品,並錄製了超過兩百首俄羅斯以及國際上的古典音樂作品。

自1938年始,該團與作曲家德米特里·蕭士塔高維奇密切合作,為其十五首弦樂四重奏中的十三首,即第二號至第十四號弦樂四重奏作了首演。[3]蕭士塔高維奇將他的第三號和第五號四重奏題獻給貝多芬四重奏組,至於更晚期的四重奏他則題獻給組中個別成員:第十一號題獻給瓦西里·希林斯基以示懷念,第十二號給齊加諾夫,第十三號給博里索夫斯基,第十四號則題獻給謝爾蓋·希林斯基。[4]除弦樂四重奏外,該團還配合蕭士塔高維奇的鋼琴演奏首演了其鋼琴五重奏;其第二號鋼琴三重奏也類似,由作曲家和該團的兩名演奏家合作首演。

1964年,博里索夫斯基離開貝多芬弦樂四重奏組,菲奧多爾·德魯日寧英語Fyodor Druzhinin替代其位置,與團內餘下成員一同彩排了第九弦樂四重奏[2]第十五號弦樂四重奏的彩排中,謝爾蓋·希林斯基去世。[5]1977年,該團最後一個創始成員兼第一小提琴手齊加諾夫退出,其位置由奧列格·克雷薩英語Oleh Krysa接替。該團於1987年解散。[6][7]

組成人員

第一小提琴手
  • 德米特里·齊加諾夫(1923年–1977年)
  • 奧列格·克雷薩英語Oleh Kreysa(1977年–1990年)
第二小提琴手
  • 瓦西里·希林斯基(1923年–1965年)
  • 尼科萊·扎巴夫尼科夫(1965年–1990年)
中提琴手
  • 瓦季姆·博里索夫斯基(1923年–1964年)
  • 菲奧多爾·德魯日寧(1964年–1988年)
  • 米哈伊爾·庫格利英語Michael Kugel(1988年–1990年)
大提琴手
  • 謝爾蓋·希林斯基(1923年–1974年)
  • 葉夫根尼·阿利特曼
  • 瓦連京·費金
  • 烏爾馬斯·塔米克(1988年–1990年)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