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台灣作曲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賴德和(1943年2月25日—),臺灣作曲家,出生於彰化員林,曾獲吳三連獎、國家文藝獎、傳藝金曲獎等獎項。曾任臺灣省立交響樂團研究部主任,並曾任教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08年退休,持續創作樂曲至今。代表作有《眾妙》(1975,為傳統樂器及打擊樂)、舞劇《紅樓夢》(1983)、《安魂曲:祭九二一臺灣世紀末大地震》(2009)及交響曲《吾鄉印象》(2009)、《海神家族》(2016)等,作品風格形式多元,融合了中西音樂元素[1]。
此條目疑似為廣告或包含宣傳性內容。 (2023年1月31日) |
賴德和,1943年出生於彰化員林,為家中老么[2]。1958年於員林實驗中學師範部就讀期間開始學習風琴,畢業後先後任教彰化縣芳苑鄉路上國校、永靖鄉福興國校,並於擔任國校教職期間自學和聲學。1964年考取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理論作曲組,先後師事陳懋良、史惟亮、許常惠等作曲老師[3]。1968年與陳懋良、馬水龍、游昌發、沈錦堂、溫隆信共組向日葵樂會[4]。1969年畢業創作《閒夢遠》獲吳伯超先生作曲獎[5]。1973年擔任臺灣省立交響樂團研究部主任,同年參與「亞洲作曲家聯盟中華民國總會」(2005年改名為亞洲作曲家聯盟臺灣總會,簡稱「曲盟」)[2]。1975年起於東海大學音樂系兼任,開設對位法等課程[3],1978年獲得DAAD(德國學術交流協會)獎學金,前往薩爾茲堡奧福學院進修兒童音樂教育,並於次年2月考入奧地利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院學習西方現代音樂[6]。1980年返臺後於1981年轉任臺灣藝專音樂科專任講師,並協助馬水龍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籌備工作[7],1982年8月起,轉任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8]。1984年獲頒第七屆吳三連獎(音樂類藝術獎)[9]。1995年獲文化藝術基金會之藝術家出國研究獎助金,至紐約進修。1998年返臺後重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任職音樂[1]。2010年獲第14屆國家文藝獎[5],2014年作品《悲歌》獲第25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創作獎[10],2019年作品《咬舌詩》獲得第30屆傳藝金曲獎最佳作曲獎[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