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所得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經濟學中,負所得稅(英語:negative income tax,即NIT)是一種改變低於一定水平的收入納稅方向的制度:收入高於該水平的人向國家繳稅,而收入低於該水平的人則得到補貼。與直接向公民發放補助相比,負所得稅被認為是一種避免福利陷阱的手段,即規避社會福利削弱人們工作的積極性的問題。


負所得稅是由英國作家兼政治家朱麗葉·里斯-威廉士在20世紀40年代早期編寫貝弗里奇報告時提出的,後來由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佛利民在20世紀60年代推廣,是一種當窮人的收入低於某個門檻時國家向他們發放補助,而對高於該門檻的收入徵收稅款的制度。除了弗里德曼之外,NIT 的支持者還包括詹姆斯·托賓、約瑟夫·A·佩奇曼、吉姆·格雷[1]理察·尼克森總統。尼克森在家庭援助計劃中建議實施修改後的負所得稅。在負所得稅越來越受歡迎之後,美國政府在1968年至1982年間資助了一項實驗,研究負所得稅對勞動力供給、收入和替代效應的影響。 [2]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