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保羅·馬拉
法蘭西大革命時期的記者成為五套褲漢的偶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尚-保羅·馬拉(法語:Jean-Paul Marat,1743年5月24日—1793年7月13日),法國大革命時期政治理論家、醫生與學者[1]。
生平
馬拉生於普魯士領地納沙泰爾的小鎮布德里(今屬瑞士納沙泰爾州),原本是一名醫生,1774年發表《奴隸制枷鎖》一書,抨擊英國的君主制。法國大革命爆發後,他積極投身革命,創辦《人民之友報》[2],批評《人權宣言》只是富人安慰窮人的誘惑物。
1790年參加科爾得利俱樂部並成為領袖之一。1792年9月,馬拉當選國民公會代表。1793年5月參與起義推翻吉倫特派統治,建立雅各賓專政。
馬拉經常攻擊在巴黎國民制憲議會中最具影響力的當權派,為躲避追捕,長期躲在巴黎的下水道,加劇了他的慢性皮膚疾病(可能是皰疹樣皮炎)。為了減輕病痛而不影響工作,他每天泡在帶有藥液的浴缸中工作。1793年7月13日馬拉被吉倫特派的女刺客夏綠蒂·科黛刺殺身亡[3],終年50歲。馬拉死後被國民公會授以烈士葬禮,遺體被送進先賢祠[2]。1794年7月27日熱月政變結束了羅伯斯庇爾的恐怖統治,1795年年初民粹熱情消退,馬拉漸被人們淡忘,1795年2月由先賢祠遷出。

油畫
雅克-路易·大衛的油畫《馬拉之死》即表現的是馬拉剛剛被刺後的場景:被刺的傷口清晰可見,鮮血已染紅了浴巾和浴缸里的藥液,握著鵝毛筆的手垂落在浴缸之外,另一隻手緊緊地握著兇手遞給他的字條,女刺客夏綠蒂·科黛是趁其不備下手行刺,地上還可以看到帶血的兇器。在浴缸的旁邊立有一個木台,看來這就是馬拉辦公用的案台,「案台」之上有墨水、羽毛筆、紙幣和馬拉剛剛寫完的一張便條:「請把這5法郎的紙幣交給一位養育5個孩子的母親,他的丈夫剛為祖國獻出了生命。」
參考
- 彼得巴甫洛夫斯克號戰艦 (1911年),該蘇俄戰艦曾以他的名字命名
外部連結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Jean-Paul Marat
- 尚-保羅·馬拉在線上《瑞士歷史辭典》中的德文、法文或義大利文版詞條。
- Marat's (1784) Notions élémentaires d'optiqu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digital facsimile from the Linda Hall Library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