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護病比(nurse–patient ratios)是指醫院中護理人員和照顧病人的比例,也就是平均每個護理人員照顧病人的數量。若以醫院全日的平均護病比,其計算方式為: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6年5月19日) |
此條目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2016年5月19日) |
其中護理人員數包含護理長及護理人員,不含專科護理師及實習護士[1]。
護病比可反映醫院的護理人員人力是否足夠,也和病人的恢復情形有關[2]。護病比越高,表示每位護理人員需照顧病人越多,也會造成病人死亡率的上昇。
歐洲提出最佳的護病比為1:6。
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曾提出在他2016年卸任前,護病比要達成1:7的目標[3],中華民國在2015年醫院評鑑的基準是全日平均護病比為1:9(醫學中心)、1:12(區域醫院)及1:15(地區醫院),而2013年的平均護病比為1:13,是世界排名第一[4]。
衛生福利部在2024年調整護病比,醫學中心白班,小夜和大夜的護病比標準分別為1:6, 1:9和1:11,區域醫院白班,小夜和大夜的護病比分別為1:7, 1:11和1:13,地區醫院則分別是1:10, 1:13和1:15[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