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廣場 (維多利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班牙廣場(西班牙語:Plaza de España)又名新廣場(西班牙語:Plaza Nueva)是西班牙巴斯克自治區阿拉瓦省維多利亞的主廣場,建於1781-1791年。建築師安東尼奧·德奧拉吉貝爾(Justo Antonio de Olaguíbel)。1984年公布為西班牙國家文物古蹟。
廣場周圍環繞著磚石砌築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形成邊長61米的完美的正方形。其北側為市政廳,南側、東側和西側都有通道。周圍環繞著柱廊和拱廊。[1]市政廳的立面山花有城市的紋章[1]。
在1780年3月15日的市政會議上,維多利亞市長、阿拉米達侯爵拉蒙·馬里亞·德烏爾維納(Ramón María de Urbina)提出建造一個寬敞和豪華的新廣場的計劃,作為建設新城市的起點。[2] 它的目的是將老城區與新區連接起來,並確定市政廳的位置。廣場應具有裝飾性,類似其他主要城市的主廣場,例如馬德里主廣場和薩拉曼卡主廣場。[2][3]
1781年10月17日,在維多利亞建城600周年之際,根據建築師安東尼奧·德奧拉吉貝爾(Justo Antonio de Olaguíbel)的方案,廣場開始建造。工程必須克服巨大的技術困難,因為必須進行昂貴和困難的路基工程,以便在有限的空間內克服大約20米的坡度。這個問題通過建造一座建築 Los Arquillos 得到了解決。[2] 1791年,廣場落成,1791年12月24日,市政廳第一次全體會議在新址舉行。[2]
維多利亞西班牙廣場也是後來聖塞巴斯蒂安憲法廣場(Plaza de la Constitución)和畢爾巴鄂新廣場的典範。[3]
1992年,廣場的人行道由石板取代,石板上有一張16角的星圖。[4]
1791年,奧拉古貝爾完成了他的項目,稱之為「新廣場」,與舊廣場(Plaza Vieja)即今白色聖母廣場相對。1820年,維多利亞當局將其命名為「憲法廣場」(Plaza de la Constitución),以紀念西班牙第一部憲法--1812年西班牙憲法。一個世紀以後,1927年改為「阿方索十三世廣場」(Plaza de Alfonso XIII),以紀念當時的西班牙攝政王。1931年4月14日,西班牙第二共和國成立,對當時的一些街道名稱進行了修改,「阿方索十三世廣場」被改為「共和國廣場」(Plaza de la República)。五年後的1936年8月26日,西班牙內戰爆發後,命名為「西班牙廣場」,在民主恢復後得到市議會全體會議的批准。[5][2]。
截至2018年,西班牙廣場設有旅遊局。星期日開設收藏品市場,交換和出售錢幣、集郵、明信片等物品。[6]聖誕節前的星期四開設農貿市場和手工藝品市場。[6]
每天中午12點,市政廳的大鐘響起塞巴斯蒂安·伊拉迪耶的「鴿子」(La paloma)的旋律。[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