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河大鼓是中國北方地區的一種較為典型的鼓書暨鼓曲形式。
西河大鼓是中國北方的鼓書暨鼓曲形式。前身是清朝中期流行於河北省中部的弦子書、木板大鼓。弦子書用小三弦伴奏,演員自彈自唱;木板大鼓無弦索伴奏,演員自擊筒板和書鼓說唱。後來弦子書和木板大鼓的藝人拼檔演出,形成以鼓、板、小三弦伴奏的形式。[1][2]
西河大鼓的創始人一般認為是河北省高陽縣木板大鼓藝人馬瑞河(馬三瘋子、馬三峰),約在清朝道光、咸豐年間創始。他用鐵犁鏵片取代木板,用大三弦取代小三弦,並改進唱腔。西河大鼓初名「犁鏵片」,一度稱「河間大鼓」。流傳中還曾有「大鼓書」、「西河調」、「弦子鼓」、河間大鼓等名。1920年代在天津,因其發源地大清河、子牙河被天津人稱為「西河」、「下西河」而被定名為「西河大鼓」,沿用至今。西河大鼓流行於河北省境內並流傳至周邊的河南省、山東省、北京市、天津市、內蒙古及中國東北。[1][2]
西河大鼓的表演是一人自擊筒板和書鼓說唱,別人操三弦伴奏。其唱腔蒼勁,似說似唱。傳統節目裡長篇、中篇、短篇都有,存有名目的有中長篇150多部,書帽及小段370多個,內容多是歷史故事和民間演義。[1]
西河大鼓在流傳中先後形成北口朱(化麟)派、王(振元)派,南口李(德全)派、趙(玉峰)派,以及1940年代由馬增芬及其父馬連登創立的專演短段的馬派。[2]西河大鼓的知名演員有馬瑞河、朱化麟(朱大官)、毛賁(王振元)、王再堂(轉眼王)、張雙來、郝英吉、趙玉峰、馬連登、王書祥、李全林、馬增芬、王艷芬、段少舫等人,知名節目有《響馬傳》、《呼家將》、《薛家將》、《劉公案》、《施公案》、《前後七國》、《小兩口爭燈》等。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解放區的西河大鼓藝人如王魁武、王尊三、李國春等,利用西河大鼓作為發動群眾的工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西河大鼓藝人配合政府的各項中心工作,說新書、唱新詞,著名老演員王書祥、魏炳山、李成林、鄭瑞田、朱孝純、李全林、高慶恩、李躍德、魏德泉、武英占等名家重新活躍曲壇。馬增芬創出新興的馬派女腔。1956年河北省3860多名民間藝人登記、發給職業演出證,西河大鼓演員不下2000人。王艷芬1957年在河北省人民廣播電台連播《呼家將》,引起鬨動效應。
1959年省內創辦曲藝學校,曲種以西河大鼓為主,又培養了一批新人。1960年河北省曲藝工作組、河北省曲藝工作者協會(籌)在省會天津召開了西河大鼓流派座談會,對西河大鼓的歷史和各流派的演唱藝術進行了探討和研究。使西河大鼓的發展進入歷史上最好的時期。
20世紀中後期起,西河大鼓的傳承發展出現危機。[1]
2006年5月20日,西河大鼓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河北省文安縣文化館、河間市文化館、天津市曲藝團獲得西河大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