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宮行臺

台灣澎湖縣王爺廟,自望安鄉西吉嶼西吉宮遷祀而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吉宮行臺map

23°34′29″N 119°34′34″E

快速預覽 西吉宮行臺, 基本資訊 ...
西吉宮行臺
Thumb
基本資訊
位置 臺灣 澎湖縣馬公市朝陽里文林街61號
宗教台灣民間信仰
主神池府王爺
例祭農曆 六月十八
建立時間原廟, 清朝 同治12年(1873年)前 行臺, 中華民國 65年(1976)
地圖
Thumb
關閉

西吉宮行臺,原名池府廟,主祀池府王爺[1][2]澎湖縣望安鄉西吉村於民國68年(1979年)7月1日公告廢村併入東吉村,[3]西吉村民為使西吉嶼西吉宮香火不輟,先於民國65年(1976年)集資購地,建西吉宮行臺馬公市朝陽里現址,又名西吉村池府千歲宮[2]

沿革

望安鄉西吉嶼的西吉宮最初奉祀金府王爺,爾後才陸續增祀池府王爺、王府王爺等其他神祇。[4]廟宇創建年代不詳,廟內匾額「王道蕩平」落款為同治癸酉年(1873年)敬獻,建廟歷史最早能追溯至1873年之前。

西吉嶼位處臺灣水道黑水溝邊陲,腹地狹小,經濟發展謀生不易,居民在1960年代後大量且迅速外移,在民國67年(1976年)7月底西吉嶼上便已無村民居住。[4]民國68年(1977年)7月1日,澎湖縣政府頒佈公告,西吉村正式廢村,併入東吉村,成為近代政府利用公權力來施行遷村的案例之一。[5]

西吉嶼住戶紛紛搬遷至高雄台南澎湖本島各地[6],遷居澎湖本島則多集中於紅木埕(約今馬公市朝陽里)一帶。[2]原西吉嶼村民為延續香火,民國65年(1976年)集資買下馬公市的民房,以供奉池府王爺等神祇做行臺之用[1],正式名稱為「西吉村池府千歲宮」。[2]

民國72年(1983年),西吉嶼村民陳福庭再度發動勸募[7],建造行臺牌樓,由許明彩、陳進行、許義德、許明照及陳福慶等負責統籌執行,於同年2月28日竣工,即為今貌。[2]

奉祀

圖輯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