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無主義(英語:Nihilism,源自拉丁語nihil),指的是一系列哲學觀點的集合,它拒絕承認某個人事物的存在意義,並且認為想證明它有意義的舉動全是徒勞的[1][2],例如人類對客觀真理知識道德價值觀等概念的看法[3][4]

上帝死了或根本不曾存在是典型的虛無主義擔憂。

虛無主義分為很多個流派,每派的立場均不相同。虛無主義的支持者認為,正是因為虛無的本質,所以人們才沒法對虛無主義統一意見,這恰恰證明人類的所有價值觀都是毫無根據的,想理解所有的知識也是不可能的,某些生命的存在與否對我們的現實根本毫無影響[5][6]。支持虛無主義的學者可能認為它只是一個貼在各種不同哲學上的標籤[7],或是一個由唯名論懷疑主義和哲學悲觀主義產生的獨特歷史概念,也可能來自基督教本身[8]

現代歐美社會對虛無主義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源自於尼采的「虛無主義危機、上帝已死」說法,但尼采的思想只是虛無主義中的一個派別,他最終倡導的也不是虛無,而是「更高價值的破壞」和「對生命的反對」[9][5]。然而,早期的虛無主義可能更有選擇性地否定社會、道德、政治美學,不會全盤否定,只是挑選其中的某些領域來否定,即「反霸權思維」[10]。「虛無主義」這個術語有時又與「失範」的概念一起結合使用,以便解釋「對人類和社會制度的絕望情緒」。虛無主義也被描述為在某些歷史時期顯著或構成某些歷史時期。例如[11]尚·布希亞[12][13]和其他人將後現代性描述為虛無主義的時代[14]或思維方式。[15]

同樣,一些神學家宗教人士表示,後現代性[16]現代性的許多方面[17]透過否定宗教原則來代表虛無主義。然而,虛無主義被廣泛歸因於宗教和非宗教觀點。[8]在普遍使用中,該術語通常是指存在虛無主義的形式,根據這種形式,生命沒有內在價值、意義或目的[18] 虛無主義中的其他突出立場包括拒絕所有規範和倫理觀點(道德虛無主義),拒絕所有社會和政治制度(政治虛無主義,英語:Political nihilism),認為沒有知識可以或確實存在的立場(認識論虛無主義,英語:Epistemological nihilism),以及許多形上學立場斷言非抽象對象不存在(形上學虛無主義,英語:Metaphysical nihilism),複合對像不存在(分體虛無主義,英語:Mereological nihilism),甚至生命本身不存在。

詞源

英文「Nihilism」這個詞最早來源於拉丁語中的「nihil」,意為「什麼都沒有」。牛津英語字典認為它於1817年進入英語詞彙,而Alain Ray的Dictionnaire historique de la langue française(1995年修訂版)認為它在1787年進入法語詞彙,nihiliste最早於1761年使用;不過那時,指宗教意義上的異教徒。Ray同時認為1829年出現在俄語中的nigilizm,是由於這個詞對於現代語言的浸透。

拉丁語中的不定代詞nihilnihilum減縮而成。

哲學中的虛無主義

雖然屠格涅夫使虛無主義這個詞眾所周知,但它是由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雅各比首先引入哲學領域。雅各比想用這個詞展現出理性主義特色,特別是康德的批判哲學。他認為所有的理性主義都可以減到虛無,這樣我們應該試圖去避免它,回歸到某些信仰

尼采晚期的作品主要是關於虛無主義的。《權力意志》的一卷,由尼采1883年到1888年的筆記精選組成。他將之命名為「歐洲虛無主義」並認為這是19世紀的主要問題。尼采將虛無主義定義為:使世界,特別是人類生存沒有意義、目標、可以理解的真相和本質價值。

雖然後現代主義被一些人取笑為虛無主義,但就虛無主義者傾向於失敗主義來說,它並不符合上述虛無主義的公式。後現代主義哲學家試圖去尋找慶祝他所探索的形形色色獨特的人類關係的力量和原因。懷疑論不必對道德概念的現實做出任何結論,他們也不用在沒有可知事實的情況下討論有關存在意義的問題。

倫理道德中的虛無主義

倫理中,「虛無主義者」或「虛無主義」是用來指徹底拒絕一切權威,道德,社會習慣的行為,或聲言要這樣做的人。或是通過拒絕一切既定的信仰,或是通過極端的相對主義懷疑主義,虛無主義者認為那些對於權力的掌控都是無效的並應被對抗。在虛無主義者看來,道德價值的最終來源並非文化或理性,而是個體本身。

後現代主義與知識的崩潰

後現代主義思想將認識論倫理體系推至極端的相對主義。這在讓-弗朗索瓦·利奧塔德希達的作品中尤其明顯。這些哲學家試圖否認西方文明真理、意義、歷史進程、人文主義理想以及啟蒙運動所建立的基礎。雖然原則上後現代主義被認為是虛無主義哲學,值得注意的是,虛無主義接受後現代主義的非難。虛無主義是對宇宙真理的宣稱,這正是後現代主義所拒絕的。

藝術中的虛無主義

有許多藝術運動如超現實主義立體主義都被人們批評說有虛無主義嫌疑。另一些藝術運動如達達主義則公開將之奉為信條。廣泛地說,現代藝術被認為是虛無主義的。正像在納粹黨的墮落藝術展上的作品一樣,現代藝術通常有一種非表現性的本質。

達達運動

達達主義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首先被使用,這醞釀了後來從1916年持續到1923年的運動。達達主義者聲稱達達運動不是藝術運動而是反藝術運動。有時他們從別的作品中拿出部分將之拼接起來,很像是重拼詩(found poetry),這樣他們削弱了藝術的含義與定義。其它時候,達達主義者關注審美趨向以求避免它,試圖使他們的作品沒有意義及審美價值。

文學中的虛無主義

雖然「虛無主義」這個詞是近代歷史的產物,它所代表的態度卻不是。我們可以參見麥克白接近結尾處的著名篇章。麥克白雖沒有談論宇宙的崩塌或擴張,但他談論的是更殘忍、更與人相關的「死亡」。

Out, out, brief candle! 「熄滅吧,熄滅吧,短命之燭!」
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a poor player 「生命不過一行走之陰影, 一可憐之優伶」
That struts and frets his hour upon the stage 「昂首闊步著與煩惱著在他在舞台上的一辰」
And then is heard no more; it is a tale, 「爾後再不被聽聞. 生命是一個故事」
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 「被傻子述說著, 滿是喧囂」
Signifying nothing. (Act 5, Scene 5) 「象徵著無物」

在19世紀,俄國小說家屠格涅夫在他的小說《父與子》(1862年)中描寫了俄國興起的「多餘人」的觀點,這使得虛無主義名聲鵠起。「多餘人」多是上層社會的學生,他們對於改革主義者的慢步子已不抱幻想。這種嶄新哲學的代表是德米特里·皮薩列夫,他主張改革實用主義並宣揚用暴力改革社會,他就是《父與子》中「巴扎洛夫」的原形,他對「巴扎洛夫」這個以他為原型的,同時是英雄與惡人的虛構形象十分滿意。

自從虛無主義通過「巴扎洛夫」這個形象聞名後,這個詞很快成為了嘲笑年輕的更為激進一代的萬能詞。這個詞經常用來指一個其中的發言者沒有道德意識,不相信真理的群體或哲學(不管怎樣發言者與他的聽眾不在乎社會準則)。

左拉1885年的作品《萌芽》中,虛無主義者蘇沃林組織了礦井工人暴動,造成了災難性的場面,他戲劇化了虛無主義的危險。

加繆的作品一直探討虛無主義。

在當代文學中,虛無主義主題可以在

  • 庫爾特·馮內古特的書中也可見。
  • 羅伯特·斯通(Robert Stone)也是一位經常以虛無主義為主題的美國當代作家。在他的小說「日落之旗」(A Flag for Sunrise)(1981年)中,主角霍利維爾(Holliwell)掙扎著對抗他自己的虛無主義傾向。
  • 另一位書寫虛無主義的是美國作家恰克·帕拉尼克,如在他1996年的小說「鬥陣俱樂部」中,「毀滅計劃」的終極目的,就是摧毀現代文明以重建人性。然而帕拉涅科聲稱他並沒有故意寫虛無主義。

音樂中的虛無主義

朋克搖滾經常被認為對世界持有虛無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看法。死亡金屬黑金屬也通常包含虛無主義的思想主題。

參考文獻

相關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