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東貞惠世子蕭方諸(537年—552年),字智相梁元帝蕭繹第二子,母為王貴嬪

生平

蕭方諸出生時,父親蕭繹為湘東王,母親王氏是受寵愛的妾室。蕭方諸幼年聰警博學,通曉《老子》、《易經》,擅長談論玄學,風采清越,辭辯鋒生,極受父親的寵愛。兄長、湘東國世子蕭方等戰死後,父親湘東王蕭繹不悲傷,反而很高興,說道:「不有所廢,其何以興。」

大寶元年(550年),蕭方諸出任郢州刺史,鎮守江夏,以鮑泉為行事。當時,蕭繹派遣徐文盛督眾軍,與侯景的部下任約相持。蕭方諸自恃有徐文盛在,不恤軍政,每天都與鮑泉飲酒為樂,把鮑泉當馬騎。大寶二年(551年),侯景派遣宋子仙率輕騎數百,偷襲郢州。宋子仙到來後,百姓奔走相告,但蕭方諸與鮑泉卻不相信。宋子仙破城時,蕭方諸正騎在鮑泉肚子上把鮑泉的鬍子畫上彩色,見狀迎拜。鮑泉躲在床下,因為彩色被宋子仙看見,也被俘虜。

大寶三年(552年),王僧辯的軍隊攻至蔡洲時,蕭方諸被侯景殺害。[1]

蕭方諸死後,蕭繹追贈其為侍中、大將軍,諡曰貞惠世子

注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