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蒲台[1](英語:Po Toi,亦作蒲苔,通稱蒲台島)位處香港的東南部,是香港離島區的蒲台群島的主要島嶼,面積達3.69平方公里,亦是香港最南端的有常住人口的島嶼,有「香港南極」之稱。蒲台島地勢平坦,在海上看似一個浮台,因而得名(蒲即浮的意思)。[2]
蒲台地質以花崗岩為主,島上以奇石聞名,有不少經長期風化而成、形態各異的巨型岩石,如僧人石、響螺石、佛手巖、靈龜上山等,靈龜上山和佛手巖更入選「香港十大最美岩石」[3],另有蒲台島石刻,是香港史前時期的石刻,估計有三千年的歷史。石刻位於蒲台南端,於1960年代被發現,現已列為香港法定古蹟。島上西南側建有郊遊徑供遊人觀賞。俗稱「126燈塔」的南角咀燈塔是香港最南端的燈塔,也是蒲台島的地標。位於牛湖頂的觀日亭,是島上絕佳的觀景地。
蒲台島盛產紫菜、海帶、魚肚,曾吸引大批漁民居住,1950年代島上一度有逾2000名居民,大多聚居於南岸的大灣村,1970年代,由於漁獲漸少,加上缺乏資源及基建,大量蒲台人搬遷至市區,現時島上僅餘下數十人長居。島上曾建有創辦於1955年的蒲台學校,唯已於1986年停辦。島上的巫氏古宅為祖籍廣東惠陽的富商巫少棠家族於1930年代所建,是全島歷史最悠久的民居,現時經已荒廢。島上亦建有香港最南的天后古廟,逢每年天后誕或三年一度的太平清醮,在外的蒲台人紛紛返鄉參神慶祝。島上居民沒有自來水供應,只能依賴儲水庫收集到的雨水。蒲台島亦是香港唯一沒有電網連接的有常住人口島嶼[5],僅靠島上的柴油發電機供電照明及自用,電訊盈科曾為島上贊助十年發電所需柴油。香港電燈有限公司正在蒲台島進行太陽能供電系統的可行方案研究[6]。
蒲台設有定期街渡服務,逢星期二、四、六、日及假日來往香港仔碼頭及蒲台,船程約一小時,周末及公衆假期部分班次由赤柱卜公碼頭開出,船程約三十分鐘,由翠華船務經營[7]。
2006年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助理教授梁國熙及梁耀彰聯同合作夥伴、法籍商人Lucien一起到位於香港的蒲台島作實地測試海浪發電。梁國熙解釋,由於蒲台島的海浪較大,是測試的理想地點,希望可利用海浪發電,供蒲台島居民使用。他們將近三十個獨立發電器放置海中,作多次通宵測試,面對海浪大、裝設困難的問題都能克服。但好景不常,每次測試都失去多個發電器。[9]
2009年11月5日水警海港警區指揮官梁文幹等30名警官,疑巧立名目「開會」,調動巡邏中價值1,800萬元、體積較大的65號水警輪,當值時間接送他們往蒲台島吃海鮮大餐及開歡送派對。維持治安的水警輪不但淪為「私家遊艇」,眾警官更在島上開懷暢飲啤酒和其他酒類,整個派對歷時3小時。有人事後說謊,將吃海鮮大餐說成為公事。警方發言人承認確有人員在基地開完工作會議後,乘水警輪往蒲台島,但聲稱登島是為視察及部署工作,順便吃午飯。[10]
2012年2月蒲台島鄰近碼頭一帶,有工人砍伐大片樹木,破壞島上獨有花崗岩,地上放置逾千個排序整齊的石屎板。2012年2月19日有報道指,數十名工人在島上開工,疑非法興建的墓地估計逾十萬平方呎,改建為可存放約1,000個骨灰龕或金塔的墓地,橫跨數個山頭,影響生態環境。工地現場沒有政府部門或承建商的通告,而地政總署證實部份疑被改建的用地屬政府土地,將採取跟進行動。[11]
香港水下考古總會於2015年3月29日進行潛水活動時,意外地在蒲台島南角咀以東、離岸100米、水深11米的海底發現一枚約6呎長的古炮,並在距離古炮20米、水深15米的水域發現兩個海軍船錨及直徑約10至20吋長的鐵鏈。推斷來自一艘於1944年沉沒的帆船。估計帆船約200呎長,可載500人,並估計可在發現地點30至40米深的海域找到沉船本體。[1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