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董誥(1740年—1818年),字雅倫,號蔗林,浙江富陽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授文華殿大學士。


生平
尚書董邦達之長子。生於乾隆五年(1740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順天鄉試舉人,隔年進士,殿試各列一甲第三。清高宗因其為大臣之子,特改二甲第一,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乾隆三十二年,命入懋勤殿寫金字經為皇太后祝嘏。乾隆三十六年,服闋,入直南書房。後累升為內閣學士。乾隆四十年,特升工部侍郎,調戶部,歷署吏、刑兩部侍郎,兼管樂部。後充四庫館副總裁,接辦《四庫全書》副總裁。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任軍機大臣。已亥冬,縣令邱漣重新裝裱明代王紱《竹爐煮茶圖》時,不幸火災遭毀,乾隆四十五年庚子(1780年),奉命又繪一幅,御書「頓還舊觀」,稱「復竹爐煮茶圖」。同年,獲賜紫禁城騎馬。乾隆五十二年,加太子少保,擢戶部尚書,臺灣、廓爾喀先後底定,並列功臣,圖形紫光閣[1]。
嘉慶年間,超拜東閣大學士。後晉太子太保、授文華殿大學士,兼刑部尚書。嘉慶十四年,晉太子太師,充上書房總師傅。嘉慶十七年,晉太保。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上疏乞休,以太保、文華殿大學士致仕,是年十月病卒。諡文恭。葬於蛇浦村(今屬新桐鄉)[2]。
編輯《皇清文穎續編》(錄乾隆帝詩文)。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