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萊氏體(ledeburite),也譯作粒滴斑鐵,是液態鐵碳合金在1147℃左右發生共晶轉變時形成的共晶混合物,由奧氏體(γ-Fe)和滲碳體(Fe3C)組成,含碳量為4.3%,用Ld表示。進一步降溫到727℃時,組分之一的奧氏體轉變成珠光體,萊氏體成為珠光體和滲碳體的機械混合物,被稱為低溫萊氏體或變態萊氏體,由Ld'表示。
萊氏體的命名得自德國礦物和冶金學家阿道夫·萊德布爾(Adolf Ledebur,1837-1916)。1882年,勒德布爾在弗萊貝格工業大學對鐵碳合金的金相結構進行研究,發現了存在著這種共晶混合物[1]。
液態鐵碳合金在1147℃左右會發生共晶轉變,含碳量為4.3%的液態鐵碳合金會轉化為含碳量為2.11%的奧氏體和6.67%的滲碳體兩種晶體的混合物的萊氏體,其比例大約是1:1
隨著溫度的降低,萊氏體中總碳含量組成不變,但其中的組分奧氏體和滲碳體的比例在發生改變。當溫度降到727℃以下時,萊氏體中的奧氏體成分會發生共析轉變,生成鐵素體和滲碳體層狀分布的珠光體。
所以727℃以下時,萊氏體是珠光體和滲碳體的機械混合物。
雖然粒滴斑鐵中碳的含量是4.3%,但含量在2.06%到6.67%的液態鐵碳合金在降溫過程中都會有粒滴斑鐵產生,只是由於含碳量不同,產生的固態合金中不僅有粒滴斑鐵,還有其他成分。 含碳量在2.11%到4.3%的液態鐵碳合金在降溫到共晶溫度之前,沃斯田鐵即逐漸析出。到1147℃時,剩餘的液態合金發生共晶轉變,形成粒滴斑鐵,整個合金組成是先析出的沃斯田鐵和粒滴斑鐵。溫度繼續降低後,先析出的沃斯田鐵會沿晶界析出滲碳體,被稱為二次滲碳體。
這樣含碳量在2.11%到4.3%的合金是奧氏體、萊氏體和二次滲碳體的混合物,但二次滲碳體和萊氏體中的滲碳體很難區分。而降到727℃以下時,奧氏體轉換成珠光體,合金組成為珠光體、低溫萊氏體和二次滲碳體的混合物,是亞共晶白口鐵的主要成分[2]。
含碳量在4.3-6.67%的液態鐵碳合金在降溫到共晶溫度之前,滲碳體逐漸析出,被稱為一次滲碳體。到了1147℃時,剩餘的液態合金會發生共晶轉變反應轉變成萊氏體,此時的合金組成是萊氏體和一次滲碳體的混合物。隨後一直保持這一組成727℃,至室溫後即為低溫萊氏體和一次滲碳體的混合物,是過共晶白口鐵的主要成分。結構上是低溫萊氏體分布在粗樹枝狀的白色一次滲碳體之間[3]。
純萊氏體中含有的滲碳體較多,故性能與滲碳體相近,即極為硬脆。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