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光共振能量轉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螢光共振能量轉移(英語:Fö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RET), electronic energy transfer (EET)),是描述兩個生色團之間能量轉移的一種機制。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0年7月18日) |
激發態上的供體生色團,有可能通過偶極耦合將能量傳遞給受體生色團(兩者距離通常在1nm附近)。
福斯特能量共振轉移(FRET)類似於近場傳輸,即反應的作用距離遠小於激發光的波長。在近場區域,激發態的供體生色團發射虛擬光子,光子旋即被受體發色團吸收。該些光子是無法探測的,因為他們的存在違反了能量和動量守恆。因此福斯特能量共振轉移被認為是無輻射過程。從量子電動力學計算,我們可以確定無輻射和輻射能量轉移分別是統一場下的短程和長程近似[2][3]。
這一機理被稱為'福斯特共振能量轉移',以德國科學家特奧多·福斯特命名[4]。當兩發色團都為螢光體,則該機理也稱螢光共振能量轉移,儘管實際上能量並非通過螢光來完成轉移[5][6]。由於這一現象基於非輻射的能量傳遞,為了避免名稱誤導,我們更傾向於採用福斯特能量共振轉移的命名方式,而非螢光共振能量轉移,雖然大量科學文獻偏愛後者[7] 。還應當注意,FRET不限於螢光。 它也可以與磷光有關[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