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兵变7月24日,暴動士兵和市民攻入昌德宮,殺死躲藏在宮中的閔謙鎬、興寅君李最應(大院君胞兄),並搜尋王妃閔茲暎。閔妃裝扮成尚宮逃往外地借用坐上她婆婆府大夫人的轎子逃跑。日本公使花房義質和隨員也逃往濟物浦(今仁川),由英國軍艦搭救回國。7月25日,高宗召大院君入宮,委托其主政,大院君不顧高宗和一些大臣的反對,宣稱閔妃已死,並要為她舉行國葬,士兵方才撤出王宮,放下武器。
济物浦条约《济物浦条约》(日语:済物浦条約,韓語:제물포 조약)是朝鲜国与日本于1882年8月30日在济物浦(仁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由日方代表花房义质和朝鲜代表李裕元、金弘集在济物浦临时会馆签订。 条约签署的背景为朝鲜练兵局的士兵袭击日本公使馆的壬午兵变。该条约使日本获得了在朝鲜的驻兵权。
適塾橋本左內(幕末志士。安政大獄時遭處刑) 花房義質(明治大正期の外交官。宮內次官、樞密顧問官、日本赤十字社社長。男爵) 福澤諭吉(慶應義塾創立者) 箕作秋坪(三叉學舎創立者) 本野盛亨(日本官僚、實業家) 緒方洪庵 大鳥圭介 大村益次郎 福澤諭吉 高峰讓吉 武田斐三郎 花房義質 石田英吉 高松凌雲 長與專齋 佐野常民
東亞同文會中西正樹(北京)、井手三郎(上海)、宗方小太郎(漢口)、中島真雄(福州)、高橋謙(廣東) 犬養毅 神鞭知常 佐佐友房 大石正巳 長谷場純孝 柏原文太郎 谷干城 長岡護美 花房義質 渡邊洪基 福本誠 江藤新作 岸田吟香 宮崎滔天 可兒長一 内田甲(在符拉迪沃斯托克) 平山周(在清国) 内藤湖南 深山虎太郎 副島種臣 郡島忠次
大正天皇因志愿军运动而恶化,但伊藤博文仍说服了皇太子嘉仁访问韩国。 陪同皇太子一同访问韩国的有有栖川宫威仁亲王、东乡平八郎、前首相桂太郎和宫内次官花房义质(日语:花房義質)。10月10日乘火车离开东京,从宇品港登上香取号战列舰,10月16日在仁川登陆,受到皇帝纯宗与皇太子李垠的迎接。皇太子于10月17日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