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ㄇㄧˇ(約前332年—前262年),戰國秦國大臣,原為楚國人。羋姓,名戎,又稱辛戎。出身楚國公族,為宣太后同母弟。在宣太后當政時入秦為官,因先後封於華陽(今河南省新鄭市)、新城(今陝西省澄城縣),故又稱華陽君(秦人尊之為華侯[1])或新城君。他和宣太后、魏冉長期執掌朝政,被稱為三貴。[2]或說和魏冉、公子芾公子悝合稱四貴。[3]

快速預覽 華陽君 羋戎, 本名 ...
華陽君
羋戎
本名姓:羋
名:戎
出生楚國
活躍時期東周戰國時代
知名於三貴之一
別稱辛戎
關閉

生平

羋戎早年因在楚國犯罪,被迫出奔至東周楚懷王二十二年(公元前307年),秦昭王在內部鬥爭中取得秦王之位,[4]由其母宣太后掌權。羋戎應太后之邀入秦為官,被封為華陽君,任將軍一職。後為左丞相,協助宣太后和魏冉執掌朝政。

秦昭王八年(楚懷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華陽君率秦軍伐楚,一舉攻下新城等八座城池[5]。新城從此成了羋戎新的封邑,號為新城君。楚懷王也在同年被騙至秦國,旋即遭到扣留。其時楚太子橫還在齊國做人質,齊國要楚國以割地為條件來換取太子橫回楚。秦國不願齊國壯大,便派華陽君向楚國轉告:秦將援楚。齊國向南擴展的意圖因此失敗。

失勢和去世

華陽君和宣太后異父弟穰侯魏冉及昭王的兩名同母弟弟涇陽君公子市、高陵君公子悝都受到宣太后的寵愛,權勢和財富堪比王室。昭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年)時,客卿范睢勸說秦昭王:太后、穰侯和華陽君權勢太大,秦王只存三分之一的地位,將來的王位繼承人恐怕會不是您的子孫。[6]昭王聽從了他的建議。於是在秦昭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改任范睢為相,剝奪華陽君、穰侯和兩名弟弟的權勢。宣太后在次年去世後,又削去兩名弟弟的封地,魏冉被逐到原本的封邑穰。羋戎則在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被逐到原本的封邑華陽,他在回到華陽的途中去世。[7][8][9]

相關條目

影視形象

  • 2015年《羋月傳》:李泓良飾演羋戎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史記/卷072》,出自司馬遷史記

參考

  • 《楚國歷史文化辭典》石泉主編;何浩、陳偉副主編 ISBN 7-307-02066-1
  • 《戰國史》楊寬著,1955年第一版

腳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