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
香辛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魏/阿䭳(東漢漢語:*ʔɑ ŋwəs;龜茲語:aṅkwaṣ;英語:asafoetida),別譯阿虞、央匱,是某些阿魏屬植物根、莖分泌的油膠樹脂,具有強烈的蔥蒜臭味,用作香辛料或藥材。又名:阿虞截(中古波斯語:angužad);形虞、形具、興瞿、興渠、薰渠(梵語:हिङ्गु,羅馬化:hiṅgu);哈昔泥(波斯語:کسنی,羅馬化:kasni);黑黎提提(阿拉伯語:حلتيت,羅馬化:ḥiltīt)。在古代一度誤傳成蕓薹或芫荽。[1]




來源植物
阿魏的來源植物有很多種,這些不同物種生產的阿魏化學成分有所差異,但其揮發油大都具有含硫化合物。[2][3]
- 阿魏(學名:Ferula foetida)原產中亞(卡拉庫姆沙漠、克孜勒庫姆沙漠)、阿富汗西部、巴基斯坦西部和東伊朗。[4][5]阿魏是分佈最廣的阿魏來源植物,但經常被錯認成南伊朗阿魏(學名:Ferula assa-foetida)。[4]其揮發油具有含硫化合物。[2]
- 南伊朗阿魏(學名:Ferula assa-foetida)原產南伊朗,其揮發油具有含硫化合物。[2][3]很多產阿魏的物種都被錯認成南伊朗阿魏,因此大眾以為此種就是阿魏的主要來源,但很多標記為此種的阿魏其實是採自其它物種。[4][6]南伊朗阿魏生產地局限於其原產地,甚至在伊朗國內,也只有南部原產地出產的才是正宗南伊朗阿魏,東部地區出產的阿魏則來自其他物種。[2][5]
- 紅莖阿魏(學名:Ferula rubricaulis)和假蒜臭阿魏(學名:Ferula pseudalliacea)原產伊朗西部和西南部,與南伊朗阿魏近緣。有學者認為它們應該併入南伊朗阿魏。[4][6]
- 盧特阿魏(學名:Ferula lutensis)和蒜臭阿魏(學名:Ferula alliacea)是原產東伊朗的阿魏來源植物。其揮發油具有含硫化合物。[2][5]
- 闊裂阿魏(學名:Ferula latisecta)是原產東伊朗和土庫曼斯坦南部的阿魏來源植物。[5]其揮發油具有含硫化合物。[2][3]
- 新疆阿魏(學名:Ferula sinkiangensis)原產中國新疆。中國產的阿魏主要來自此種。[7]其揮發油具有含硫化合物。[3]
- 阜康阿魏(學名:Ferula fukanensis)是原產中國新疆的阿魏來源植物。[7]其揮發油具有含硫化合物。[3]
- 巨茴阿魏(學名:Ferula narthex)原產阿富汗、巴基斯坦北部、克什米爾。[4]雖然很多資料顯示此種為阿魏的來源之一,[6]但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其揮發油沒有含硫化合物。[8]
- 大果阿魏(學名:Ferula lehmannii)原產中國新疆、中亞、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7]
- 托里阿魏(學名:Ferula teterrima)、圓錐莖阿魏(學名:Ferula conocaula)、臭阿魏(學名:Ferula teterrima)原產中國新疆和中亞。[7][9]
記載
郭義恭《廣志》:阿魏,生崑崙國,是木津液,如桃膠狀。其色黑者不堪,其狀黃散者爲上。
段成式《酉陽雜俎》:阿魏,出伽闍那國,即北天竺也。伽闍那呼爲形虞。亦出波斯國。波斯國呼爲阿虞截。樹長八九丈,皮色青黃。三月生葉,葉似鼠耳,無花實。斷其枝,汁出如飴,久乃堅凝,名阿魏。拂林國僧彎所說同。摩伽陀國僧提婆言,取其汁如米豆屑,合成阿魏。
採集
把阿魏屬植物的根部挖出並去泥,並用其葉片為根部遮陽。之後,把根打橫斬斷,斷口會滲出白色汁液,並慢慢變稠。待流出來的汁液乾硬後挖走,然後又可再在其他部位再重覆上述步驟,直至所有汁液取盡為止。[10]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