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有物理宇宙學家指出,宇宙的未來很可能為繼續膨脹。如果事實如此,宇宙就很可能將因其膨脹以致繼續冷卻,並導致達到不足以維持生命的溫度;因此,膨脹宇宙的未來又稱為大凍結(又稱熱寂)。[1]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4年6月6日) |
膨脹宇宙的未來將會是蒼涼的。[2]若根據宇宙學常數加速了宇宙的膨脹,星系間的距離將會持續增加。紅移將會被拉長,到達的光子將會是長波長和低能量的光子。[3]恆星的形成仍會維持於1×1012至1×1014年,但形成恆星的氣體將會耗盡。當最後一顆恆星用完其燃料後,宇宙就不可能再有恆星誕生。[4][5]根據預測質子衰變的理論,1040年後,恆星殘餘物將會消失,剩下的將會只是黑洞,而黑洞亦會因放出霍金輻射而慢慢消失。[6]最終,如果宇宙溫度下降到一個程度,那麼再沒有活動能在宇宙中作出,從而導致宇宙熱寂。[7]屆時,宇宙將會空無一切。溫度亦會持續下降。
宇宙的未來有很多可能性,而這些主要有4種:持續膨脹、熱寂、停止膨脹和收縮。[8]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作為一個「孤立」的系統,宇宙的熵會隨著時間的流異而增加,由有序向無序,當宇宙的熵達到最大值時,宇宙中的其他有效能量已經全數轉化為熱能,所有物質溫度達到熱平衡。這種狀態稱為熱寂。這樣的宇宙中再也沒有任何可以維持運動或是生命的能量存在。熱寂理論最早由威廉·湯姆森於1850年根據自然界中機械能損失的熱力學原理推導出的。
宇宙若無足夠能量將會停止膨脹,停止膨脹亦會是最理想的環境,宇宙溫度適中之餘便有足夠資源形成恆星甚至生命。
宇宙膨脹到某一階段將會停止膨脹並反過來收縮,收縮亦會縮小各星系間的距離,令宇宙溫度上升,最後導致和大爆炸相反的大擠壓,而這樣下去有可能會出現大反彈而形成一個新的宇宙。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