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筋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膠筋法是一種牲畜斷尾及公畜去勢的方法[1],具體的方法是:將強力的橡皮筋扎在希望去除部位的上方,經一段時期後,由於血液無法到達而導致相應部位缺血性壞死,最終脫落,而達成斷尾或去勢的目的。膠筋法的優勢在於簡便、廉價及操作人員可以非常快速地掌握技術要點。
![]() |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5年6月2日) |
去勢
膠筋法常用於羊的去勢,但也有用於牛的去勢。用於去勢時,膠筋法也經常被稱為「橡皮筋去勢法」、「橡皮筋結紮法」等,用於去勢的膠圈也被稱為「去勢圈」。
斷尾


膠筋法亦可用於羊的斷尾。實踐中,可與去勢同時進行。[2]
參考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