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国画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胡爽
胡爽盦為湖北襄陽人,少年時隨父親寓居濟南[c],曾經在黃固源開辦的菊伴畫社習畫,受黃固源的影響而喜歡畫虎[d][2]。十八歲時,到山東濟南任省政府交際處科員,常在業餘時間畫虎[1]。
1935年8月,大風堂張善孖、張大千兄弟到北平辦畫展,一幅《黃山神虎》因其廣泛的社會關注。正在北平工作的胡爽盦因而產生拜師的想法,並最終得到張善孖的賞識,被收為大風堂入室弟子[1][3],專習動物畫[4][e]。後來隨張善孖回到中國南方,在蘇州網師園結識張善孖的弟弟張大千。1939年,胡爽盦又拜張大千為師,研習山水畫和人物畫[1]。
1935年,張大千娶楊婉君為三夫人,在北平府右街羅賢胡同安置家業,胡爽盦每日到該處學畫。後來張氏兄弟搬到頤和園聽鸝館,胡爽盦也每日前往學習。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張善孖在國際國內奔走,辦畫展為支援抗日前線籌集募捐。胡爽盦則在北平賣畫為生,對楊婉君母子也頗有照看。後張大千從四川返回北平,日軍攻陷北平進駐頤和園,張大千又攜家搬回羅賢胡同。張大千拒絕日軍出任偽職的要求後一直避在家中作畫。胡爽盦則侍奉左右直至張大千逃離北平。1940年10月20日,張善孖因勞累成疾猝然病逝。抗戰勝利後,張大千返回北平。在張大千的提攜下,胡爽盦在畫壇名聲鵲起,被公認為「虎痴」張善孖最好的繼承人。1948年10月下旬,張大千攜家眷飛離北平,胡爽盦從此與恩師天各一方[3]。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後,胡爽盦的生活一度因無人買畫而陷入困境,但胡爽盦仍堅持繪畫。在抗美援朝捐獻活動中,胡爽盦一次便捐獻十五幅畫作。1951年,胡爽盦參加「中國畫研究會」。後又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北京美術公司後,聘請胡爽盦為創作室創作員。1956年,胡爽盦加入中國農工民主黨。1957年,胡爽盦被劃為「右派」[3]。1959年,胡爽盦加入北京市文化局國畫組,從事專業創作[1]。文化大革命期間,胡爽盦遷居和平門內前細瓦廠胡同小四合院的一間東廂房居住,妻子因而離開。儘管無處出售,孤身蝸居的胡爽盦仍堅持作畫。文革結束後,胡爽盦得以恢復名譽,遷居朝陽區光華路,並出任農工黨北京市委會主辦的東方書畫研究社顧問,先後向中國殘疾人基金會、宋慶齡紀念館、北京兒童福利基金會捐贈作品[3]。
1977年,日本籍中國畫研究學者包國勇來中國大陸拜訪胡爽盦,胡爽盦作《虎嘯生風》圖請包國勇轉交給居住在台灣的恩師張大千。1981年,包國勇到台灣拜訪張大千,並將胡爽盦的畫作送交張大千。張大千隨即在圖上題跋,並將畫作掛上牆合影留念。幾日後,張大千將其近作《荷花圖》題詞後交給包國勇,請他代轉胡爽盦,並創作《雄石游魚圖》,請包國勇轉交胡爽盦贈與北京的大風堂眾門生。1983年,包國勇再次到中國大陸,並將張大千託付的作品交於胡爽盦。而同年的1983年4月2日,張大千離世[3]。
1988年10月4日,胡爽盦去世[3]。
1952年,胡爽盦為「抗美援朝書畫義賣會」捐獻作品15幅。後來,還曾為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宋慶齡紀念館、北京市兒童少年福利基金會、全國體育十佳表彰會、修復長城書畫義賣等捐贈作品多幅。1987至1988年2月,胡爽盦曾先後三次到香港舉辦畫展。出版作品有《胡爽盦中國畫選》[1]和《虎》等[4]。
胡爽盦擅長中國畫,工於山水畫和人物畫[5],但尤其以畫虎著稱,被人稱為「胡老虎」。胡爽盦的虎畫筆墨蒼潤,形神兼備,富有陽剛之美。張大千曾在1981年為其虎畫題詞:「滿紙風生,真可謂虎虎有生氣,但憾不得吾爽盦磅礴揮灑時也」[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