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胡安·荷西·阿雷巴洛

危地马拉第24任总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胡安·何塞·阿雷瓦洛
Remove ads

胡安·荷西·阿雷巴洛(西班牙語:Juan José Arévalo;1904年9月10日—1990年10月8日)是瓜地馬拉的第24任總統,也是瓜地馬拉第一位由民主選舉產生的總統。[1]

快速預覽 胡安·荷西·阿雷巴洛 Juan José Arévalo, 瓜地馬拉總統 ...

早年生活

胡安·荷西·阿雷巴洛·貝爾梅霍生於瓜地馬拉南部聖羅莎省塔克西斯科,父親名叫馬里亞諾·阿雷巴洛·博尼利亞,母親叫艾萊納·貝爾梅霍·拉·帕斯。[2]阿雷巴洛在1934年獲得阿根廷國立拉普拉塔大學的學位,之後在阿根廷的國立圖庫曼大學西班牙語Universidad Nacional de Tucumán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擔任教授,參與過門多薩國立庫約大學西班牙語Universidad Nacional de Cuyo和聖路易斯師範大學的組建。

1944年瓜地馬拉革命後,作為阿根廷圖庫曼大學教授的阿雷巴洛被革命青年們推舉為總統候選人。在選舉中,他得到了85%的選票,並成功當選為瓜地馬拉第24任總統,也是瓜地馬拉首位民主總統。

從政舉措

在他被稱為革命第一政府的任期內,瓜地馬拉人的生活和瓜地馬拉社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從1901年到瓜地馬拉革命前,瓜地馬拉一直是中美洲典型的「香蕉共和國」,瓜地馬拉所有威權政府的宗旨都是向聯合國品公司服務。阿雷巴洛自詡為「精神社會主義者」,在瓜地馬拉稱為「阿雷巴洛主義」上台伊始,阿雷巴洛就展現了與瓜地馬拉之前的威權政府完全不同的理念,他增設了勞動部,起草了新憲法,準備在瓜地馬拉實施新的體系。[3]

1947年5月13日,阿雷巴洛政府頒布了《瓜地馬拉思想自由法》,該法取締了一切思想審查。不久後又頒布了《勞動法》,阿雷巴洛組織創立了瓜地馬拉社會保障研究所,並且在憲法中將社會保障上升為公民的權益。[4]在教育方面,阿雷巴洛建成了國家圖書館。在軍事方面,阿雷巴洛政府完成了陸軍的改組以防止軍事政變的發生,1949年, 瓜地馬拉工黨的成立及其隨後的合法化意味著共產主義在瓜地馬拉已經完全合法化。由此,美國政府認為阿雷巴洛是一名共產主義者,覺得瓜地馬拉革命是共產主義運動在中美洲作祟,這引起了美國和鄰近的軍事強人政府的不安,也給阿雷巴洛政府在外交上增添了許多困難。[2]

Remove ads

化解危機

1947年,阿雷巴洛在駕車前往帕納哈切爾的路程發生了車禍,受了重傷。瓜地馬拉革命首領之一法蘭西斯科·哈維爾·阿拉納乘機和一些政黨首腦簽署秘密協議,在他們看來,阿雷巴洛總統的死亡已經是定局,阿拉納呼籲政黨首腦們在選舉中投票給他。然而阿雷巴洛奇蹟般的身體復甦使阿拉納算盤落空。阿雷巴洛很快就痊癒並且又開始辦公。從此時開始,阿拉納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奪取瓜地馬拉總統之位。[5]

由於瓜地馬拉的新憲法要求軍官若想成為選舉候選人,必須在選舉的六個月以前辭去軍官的位置,阿拉納在得知他不得不放棄掌控軍隊時決定鋌而走險,他罷免了他的政敵——年輕軍官哈科沃·阿本斯派的空軍司令法蘭西斯科·科森扎,讓自己的嫡系阿圖羅·阿爾托拉吉雷擔任空軍司令;並威脅阿雷巴洛必須解散內閣,否則他將推翻阿雷巴洛。阿雷巴洛告訴他,請他給幾天時間以便有條不紊地進行更改;阿拉納對此表示同意,並規定了截止日期為7月18日10點——也就是選舉開始之時。[5][6]

7月18日,阿拉納出現在總統府,並告訴阿雷巴洛他要去阿馬蒂特蘭湖岸邊的總統住所沒收阿雷巴洛在那裡藏匿的武器。但是,他沒有嚇到阿雷巴洛,阿雷巴洛打電話給阿本斯負責此事。阿本斯派出了幾名武裝人員以及警察局長恩里克·布蘭科,在去往湖邊的必經之路上刺殺了阿拉納和他的兩個下屬。[7]

阿拉納死後,全國各地都發生了阿拉納派的騷亂,然而在阿本斯的鎮壓下,阿拉納派並沒有成功起事。在阿拉納派的頭目中——卡洛斯·卡斯蒂略·阿馬斯逃走,胡安·法蘭西斯科·奧利瓦、阿圖羅·阿爾托拉吉雷等人被逮捕,卡洛斯·曼紐·佩列塞爾被開除職位。

下野之後

1951年,阿雷巴洛將權力移交給哈科沃·阿本斯。當阿本斯政權被顛覆後,阿雷巴洛先後在智利烏拉圭委內瑞拉定居。1961年前後,阿雷巴洛前往墨西哥城定居,並且在墨西哥城宣布他將參加1962年的總統選,但1962年選舉因國內軍事動盪取消,阿雷巴洛便繼續定居在墨西哥至到70年代中期返回瓜地馬拉。

阿雷巴洛於1990年10月在瓜地馬拉市的一家醫院去世,享年86歲,他被葬在家鄉塔克西斯科。他也是瓜地馬拉唯一一位接受國葬的總統。他的兒子貝爾納多·阿雷巴洛於2023年參加總統大選並勝出。[8]

精神社會主義

胡安·荷西·阿雷巴洛被歸類為堅定的民主主義者和民族主義者,他將自己的政治哲學定義為「精神社會主義」(又被稱作「阿雷巴洛主義」)。這一意識形態致力於瓜地馬拉人民道德層面的提升,旨在「在心理上解放人類」。作為革命的思想支柱,阿雷巴洛將自己的理論學說視為建設一個進步與和平的瓜地馬拉社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他主張,政府有能力通過賦予公民表達個人意見、擁有財產和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來推動理想社會的形成。作為這場革命的首任總統,阿雷巴洛堅信,保障公民自由意志有助於建立公眾對政府機構的支持,而這些機構應當同等保護個人與集體的安全。

阿雷巴洛主義確實強調公民自由對於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性作用,但其政治原則同時認為:「個人自由必須在社會秩序的範圍內行使」。在阿雷巴洛看來,民主是一種社會結構,當個人自由與國家安全或多數民意發生衝突時,有必要對公民權利加以限制。這種對自由權的限制似乎與政府代表人民自由意志的理念相矛盾,但這種矛盾實際上反映出阿雷巴洛拒絕以古典自由主義作為瓜地馬拉施政指導的態度。他否定西方取向的自由主義個人主義,傾向社會主義思想,因此保守派媒體曾指責這位革命總統為共產主義者。

然而,阿雷巴洛反對馬克思主義唯物主義傾向,並明確表示「共產主義違背人性,因為它違背人的心理結構」。他的「精神社會主義」立場具有明確的反共色彩,這一點體現在他打壓在瓜地馬拉境內運行的一系列受共產主義影響的組織。他曾將一些共產主義活動人士流放海外,拒絕將瓜地馬拉共產黨合法化,撤換與共產黨報紙有聯繫的政府官員,並關閉馬克思列寧主義教學機構「明晰學校」。儘管採取這些反共舉措,阿雷巴洛在其總統任期內仍遭遇約30次來自瓜地馬拉軍方的政變企圖,原因是他被認為對共產主義抱有同情。他曾在美國國會的一次演講中回應反共攻擊,提到二戰時說:「我擔心西方贏得戰役,但若繼續盲目攻擊社會福利,最終將在對抗法西斯主義的戰爭中敗北。」

在阿雷巴洛的構想中,1944年革命的本質在於建設一個現代社會民主國家。他領導的革命政府希望將社會從封建殘餘體系轉向民主社會主義制度。他的政治理念強調政府應在經濟和社會領域積極干預,以保障大多數民眾自由意志的實現。阿雷巴洛不否定財產權,但主張在必要時財產權應服從於國家整體利益。總體而言,阿雷巴洛力求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改革,改善廣大工薪階層的社會環境[9][10]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