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華盛頓特區的國家藝術博物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家藝廊(英語:National Gallery of Art),是一座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藝術博物館,常縮寫為NGA,隸屬於美國政府。建築物本身分為東西兩棟,靠地下通道相通。儘管該館周邊有多個史密森尼學會名下的博物館和美術館,但該館與史密森尼學會並沒有隸屬關係。館內主要收藏14-18世紀的義大利、荷蘭、法蘭德斯及英國繪畫作品,以及19世紀印象派及後印象派畫作為主,亦有收藏部分20世紀的繪畫及雕塑作品,是全美對於文藝復興及巴洛克繪畫收藏最完善的博物館。
國家藝廊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 |
---|---|
成立 | 1937年 |
地址 | 美國華盛頓特區憲法大道國家廣場第三至第九街間 |
坐標 | 38.89147°N 77.02001°W |
類型 | 藝術博物館 |
參觀人數 | 4,404,212(2018年)[1] |
建立者 | 安德魯·W·梅隆、美國國會 |
館長 | 凱溫·費爾德曼 |
網站 | www |
地圖 | |
匹茲堡銀行家及之後的財政部長安德魯·W·梅隆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開始收集古典繪畫大師的繪畫及雕塑作品,並於1920年代晚期決定將他的收藏安放至由國家建立的藝廊裡。在經過一系列討論與決定後,梅隆決定採納約翰·羅素·波普的設計,建造一棟全新的建築來安放他的收藏,並計畫將此建築及收藏全數捐贈給美國政府,但直到梅隆去世的1937年,他的這項計畫才被美國國會批准,他刻意不將藝廊以他的名字命名,有一說是為了誘導其他富有的收藏家仿效他的收藏,將作品捐贈給國家而不是用座私人收藏。國家藝廊的西翼於1941年完工並於同年對外開放。
並為了增加展覽空間,於1978年擴建了東翼,由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而於1999年5月23日,博物館最後一區國家藝廊雕塑園竣工並對外開放,為一個位於戶外且專門展示雕塑的空間。
藝廊每隔幾年便會進行大規模翻修,最近一次翻修為2013年時耗資6,840萬美元翻修博物館的東翼。[2]
國家藝廊及雕塑花園收藏有歐洲及美國的繪畫、雕塑及各式在紙上的作品以及攝影作品、裝飾藝術為大宗,是一所綜合性的藝術博物館。
國家藝廊的最初館藏是由眾多捐贈者所贈與的收藏,其中又以梅隆及卡瑞斯的收藏為核心,1930-31年,梅隆透過骨董商的中介,從蘇聯艾米塔吉博物館購買了21件珍貴畫作,這次的交易囊括了拉斐爾、提香及揚·范·艾克等文藝復興大師的傑作,梅隆以及企業家山繆·亨利·卡瑞斯於1941年捐贈了數量龐大的繪畫收藏給國家藝廊,成為了國家藝廊的核心收藏,當中幾乎囊括了所有文藝復興大師的作品。
國家藝廊內還收藏了近75,000件版畫,一開始由5位捐贈者於1941年捐贈了400件作品,後於1942年由藝術收藏家喬瑟夫·爾利·韋德納捐贈了近2,000件收藏,1943年商人萊辛·朱利葉斯·羅森瓦爾德捐贈了古典及近代大師的版畫共8,000件,羅森瓦爾德在1943-79年間總共捐贈了近14,000件作品,而2008年時,作家及知名收藏家芮芭·懷特·威廉士及其丈夫戴夫(Dave H. Williams)捐贈了他們收藏的超過5,200件美國版畫。[3]
此外國家藝廊亦會透過各種管道收購藏品,館藏持續擴充中。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