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羅伯特·卡帕(英語:Robert Capa),1913年10月22日—1954年5月25日),原名弗里德曼·安德烈·艾爾諾(匈牙利語:Friedmann Endre Ernő),又名安德烈·弗里德曼(André Friedmann),匈牙利裔美國籍攝影記者,20世紀最著名的戰地攝影記者之一,參與報道過5場發生於20世紀的主要戰爭:包括西班牙內戰、中國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第一次中東戰爭以及第一次印支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卡帕跟隨美國軍隊報道了北非及義大利的軍事行動,諾曼第登陸中的奧馬哈海灘戰役以及巴黎的解放。
卡帕被認為是「決定性瞬間」的集大成者之一,他的作品通過凝結瞬間再現了戰爭的殘酷和暴戾,突出表現在他的幾幅名作中。1947年,他和「決定性瞬間」的倡導者布勒松一同創立了著名的瑪格南圖片社,成為了全球第一家自由攝影師的合作組織。
1913年,羅伯特·卡帕生於奧匈帝國時期的布達佩斯的一個猶太家庭,初名Endre Ernő Friedmann。在1932年經過由於反政府而獲的的一場牢獄之災後,卡帕離開了故土(他的父母也鼓勵他移居別處)。
卡帕最初想成為一個作家,然而他在柏林找到的一份照相工作卻讓他開始痴迷於藝術。1933年,由於納粹德國日漸興起的排猶風浪,他移居到了法國。但卻發現在法國很難找到一份作為自由記者的工作。在此期間,他開始採用羅伯特·卡帕的名字——因為他覺得便於記憶,而且美式發音聽上去還有些像電影導演「弗蘭克·卡普拉」(實際上,cápa是個匈牙利詞彙,意思是鯊魚)。
羅伯特卡帕這一身份,並非安德烈獨有。事實上,這是安德烈和愛人格爾達塔羅在那個年代為了方便投稿,而共同虛構的。
他們將羅伯特卡帕包裝成一名美國攝影師,並共同使用這個名字在許多知名刊物投稿。[1][永久失效連結]
後來「卡帕」成為了安德烈的個人化名,格爾達·波赫利拉也以「格爾達·塔羅」作為自己的化名。
1935年,卡帕遇到了格爾達,這位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位女性戰地記者的攝影師,在西班牙內戰期間被賦予了「小金髮女郎」的美稱。
遺憾的是,塔羅在西班牙內戰的前線上犧牲了。塔羅的犧牲,也讓卡帕徹底認識到戰爭的殘酷性,並使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1954年,卡帕來到越南戰爭的前線,仍然隨身攜帶著塔羅的照片。[1]
卡帕和塔羅的愛情,是攝影史上的一段佳話。[2]
1936年到1939年,卡帕前往西班牙,用相機紀錄下了內戰的殘酷。1936年卡帕因為拍到一位共和軍士兵於科爾多瓦附近遭到子彈擊中仰身倒地的那一剎那而為世人所知。同時也因為其接近性和突發性而引起真實性的長期爭議。不少人質疑該照片的真實性,例如士兵陣亡時握槍的姿勢,以及當初發表於VU雜誌時,另一張應為同組照片,卻顯現另外一位不同的士兵倒身於同一地點等等不合理之處。
不過在1939年逃離歐洲大陸時,羅伯特·卡帕把他的手提箱遺失了。手提箱載有他在西班牙內戰時間拍攝的3500張底片。多年來,人們都認為這些底片已經永遠消失,「戰士之死」的真相一直無法證實。但在1990年代末期於墨西哥城被發現[3],是為墨西哥手提箱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卡帕從巴黎逃離後抵達紐約,二戰初期時在此地找工作。後來接受Collier周刊約稿前往歐洲戰地採訪。後來又跳槽給《生活》雜誌投稿。1938年,卡帕來到中國去採訪中日戰爭,隨著戰爭的進行,卡帕又隨軍前往北非和義大利,並在1943年10月7日在那不勒斯和《生活》的通訊員小威爾·蘭(Will Lang Jr.)一道記錄下了郵局爆炸案[4]。
卡帕最輝煌的經歷莫過於1944年6月6日「D日」參與諾曼第登陸。D日當天,他成為了唯一一位隨第一批登陸部隊參加諾曼第登陸作戰的攝影記者。他攜帶2部康泰克斯2型(Contax II)相機、50mm鏡頭和數卷膠片隨軍在奧馬哈海灘搶灘。在第一次為時30分鐘的戰鬥衝鋒中,卡帕拍攝了106張底片。然而再回到倫敦的暗房沖洗時,工作人員的失誤毀掉了絕大多數底片,經過一番努力,搶救出了其中的11張[5],被稱為絕妙十一圖。
《生活》雜誌於1944年6月19日刊出了其中的10張照片,並在圖中註腳「稍微失焦」,以此解釋說由於卡帕當時過於激動導致了手部抖動,從而影響了拍攝,而卡帕本人對此卻並不承認。戰後卡帕將回憶傳記以此命名。[6]。
1947年卡帕和作家好友約翰·斯特恩貝克(John Steinbeck)旅行訪問蘇聯。在莫斯科、基輔、提比里西、巴統和遍地廢墟的史達林格勒拍攝了大量圖片。 回到法國後,卡帕和亨利·布列松、威廉·凡德瓦特(William Vandivert)、大衛·西蒙以及喬治·羅傑建立了瑪格南圖片社。1951年他成為主席。
以色列建立後,卡帕前往拍攝,並給艾文·蕭(Irwin Shaw)的書作提供了大量圖片。
1954年5月25日,卡帕在越南採訪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時,為了拍照誤入雷區,踩中地雷遭遇爆炸,身亡。
當日,美國各大晚報都登出卡帕的死訊。第二天《每日新聞》用大標題報道「關於卡帕之死」,紐約各地電視台、電台和時報也以極大篇幅刊登報道,一致讚揚他是一個最為勇敢的戰地攝影家。
卡帕的弟弟,康奈爾·卡帕也是一位攝影師,今天依然為保存和發揚羅伯特·卡帕的攝影事業而努力,同時也保持著自己獨立的攝影風格。為了保護羅伯特的遺產,康奈爾於1966年建立了一個國際基金。後來,為了給搜集到的作品提供一個穩定的場所,他於1974年在紐約建立了國際攝影中心。
海外出版俱樂部的一個獎項因卡帕而命名——卡帕金制獎章。旨在表彰海外年度最佳圖片報道的那些擁有非凡勇氣和強烈事業心的攝影師[7]。
1995年,卡帕於1939年遺失的手提箱在墨西哥城被發現[3],是為墨西哥手提箱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07年12月,手提箱移交給由紐約市卡帕弟弟康奈爾所創的國際攝影中心[3],底片交由專家沖曬。報導指底片保存得相當好。國際攝影中心負責人沃利斯指,照片將會告訴我們早期西班牙內戰的情況。這些底片或許可以解開攝影史上的一大謎團:只要找到「戰士之死」前後的底片,就可得知這幅名作是否擺拍出來的。
2008年10月17日至2009年1月25日,一個題為「這就是戰爭:羅伯特·卡帕的工作」影展在英國倫敦的巴比肯藝術中心展出。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