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赫達斯要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罗赫达斯要塞map

羅赫達斯要塞烏爾都語قلعہ روہتاس‎‎)為一座16世紀防禦工事,位於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傑赫勒姆附近。該要塞建造於1541至1548年——正值普什圖國王舍爾沙統治期間,以協助鎮壓旁遮普省北部博德瓦爾高原英語Potohar plateau地區效忠於蒙兀兒的反叛部落。該要塞是印度次大陸最大最強的要塞之一[1]。因從未受到過被武力衝擊[2],而完好無損[2]

快速預覽 世界遺產, 位置 ...
羅赫達斯要塞
世界遺產
Thumb
羅赫達斯要塞一處城門
位置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傑赫勒姆縣
標準文化:(ii)(iv)
參考編碼586
登錄年份1997年(第21屆會議
座標32°58′7″N 73°34′31″E
Thumb
羅赫達斯要塞
羅赫達斯要塞於巴基斯坦的位置
關閉

該要塞以其巨大的防禦城牆及幾處宏偉的城門而知名。1997年,羅赫達斯要塞作為「中南亞穆斯林軍事建築的典型代表」被選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2]

位置

要塞位於傑赫勒姆西北約16千米。建立於山上300英尺(91公尺)處,自此處可俯瞰峽谷。要塞海拔2,660英尺(810公尺),占地面積12.63英畝(51,100平方公尺)。[3]

背景

該要塞在蘇爾王朝創立者舍爾沙支持下建造,用以阻擋蒙兀兒帝國皇帝胡馬雍,後者於卡瑙傑之役戰敗後被放逐到波斯。其扼守著阿富汗山區與旁遮普平原之間的戰略要地,阻止蒙兀兒皇帝返回印度[4]

此要塞也用以鎮壓博德瓦爾高原英語Potohar plateau加卡爾人部落[4]。該部落為蒙兀兒帝國同盟,且拒絕承認舍爾沙的宗主權[5]

歷史

Thumb
據說古魯那納克用其手杖在該處砸出了一口清泉[6]

蘇爾王朝

要塞起源最早可追溯至蘇爾王朝,舍爾沙在擊敗蒙兀兒皇帝胡馬雍之後,下令建造要塞[7]。其建造始於1541年[7]。主要用以防禦加卡爾人[8]

蒙兀兒時期

1555年,當地統治者未待蒙兀兒軍隊到達便放棄了此要塞[9],後被割讓給胡馬雍[10]

而此要塞也失去了本來的意義,其目的本是征服親蒙兀兒王朝的Gakkhar部落,並阻止胡馬雍返回印度,故不再有用處[4]。後來於1580年代,阿克巴皇帝在附近建造了阿托克要塞英語Attock Fort,後者更能夠服務於蒙兀兒帝國的利益[9]。頗具諷刺意義的是,羅赫達斯要塞成為了Gakhar部落的首府[4],而非駐軍營地[4]

後蒙兀兒時期

此要塞在蒙兀兒時期仍在使用,儘管因沒有大花園及雄偉的建築而不受統治者歡迎,但直至1707年此處才被廢置[2][4]。此時已是蒙兀兒帝國晚期,敵國錫克帝國已擴展到此區域[4]。此外,波斯納迪爾沙及阿富汗統治者艾哈邁德沙·杜蘭尼皆曾在此宿營[9]

1825年,錫克帝國自加卡爾部落手裡強行奪走了該要塞[4]。該要塞後被錫克統治者蘭季德·辛格用於行政目的[11][12]

格局

Thumb
要塞的布局

羅赫達斯要塞占地70公頃[2],周圍圍繞有4千米長的城牆,共設有68個菱堡塔及12處城門[4]。要塞大致圍成了一個不規則三角形,依循其所在山丘的輪廓。要塞西北角與其餘部分之間隔著一條533米長的圍牆[4]。此封閉部分為重要人士的堡壘,受到更嚴密的保護[4]。其中蘭伽爾-卡尼(Langar Khani)門直接通向此堡壘,但其實際上是一個陷阱,正對著堡壘射擊範圍。

此要塞內可承載多達30,000人[4]。由於險要的位置,高聳的城牆,陷阱城門及3口階梯式水井,要塞可以承受一次重大圍攻——雖然其實際上從未被圍困過。除了建在城堡最高點的曼·辛格皇帝英語Man Singh I寢宮外,要塞內沒有其他宮殿。

建築風格

Thumb
要塞防禦依賴於這些堡壘

這座堡壘沿襲了土耳其、中東及南亞的建築風格[2]

圖集

Thumb
羅赫達斯要塞全景圖
Thumb
曼·辛格皇帝寢宮全景圖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