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中国诗人、剧作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羅惇曧(1872年—1924年)[1],字孝遹,號以行,又號癭庵,晚號癭公。廣東省順德縣(今佛山市順德區)大良鎮人。清朝及中華民國詩人、劇作家。[2][3]
羅惇曧於同治十年(1872年)生於順德大良一個仕宦世家。其父羅家劭為清朝翰林院編修。羅惇曧幼承家學,早年就讀於廣州萬木草堂,與陳千秋、梁啓超等人同為康有為弟子。後轉到廣雅書院,受廣東學政張百熙賞識。1899年27歲時,獲選優貢,保送上京,入國子監。1905年33歲應考經濟特科,成績優秀,授郵傳部司官。[2]
中華民國成立後,歷任北京政府的總統府秘書、國務院參議、禮制館編纂等職。後在袁世凱稱帝前夕棄政從文,久居北京,以賣文賣字為生。[2][3]
1924年深秋,羅惇曧逝世,享年52歲。病逝前,他立下遺囑,禁止家人將自己平生所任官職寫入墓志銘,墓碑僅寫「詩人羅癭公之墓」。羅惇曧葬於北京西山。[2]
羅惇曧晚年十分貧困,後事由義子兼學生程硯秋獨力承擔。據說,羅惇曧希望墓碑由陳散原書寫,程硯秋乃於羅惇曧死後第二年拜見陳散原,求書「詩人羅癭公之墓」七字,酬以五百金作潤筆。陳散原拒收潤金,題寫了七字,並且贈詩一首:「湖曲猶留病起身,日飄咳唾雜流塵。斯須培我凌雲氣,屋底初看絕代人。絕耳秦青暗斷腸,故人題品費思量。終存風誼全生死,為放西山涕數行。」[2]
羅惇曧以詩文馳名,與梁鼎芬、黃節、曾習經合稱 「嶺南近代四家」。其詩早年學習李商隱,後參白居易和陸游。羅惇曧的書法,字體自唐碑化出,參以米芾之神韻。齊白石有詩句贊其行草曰:「天馬無羈勒,驚蛇入草蕪。」[2]
羅惇曧搜集當代史料。他在梁啓超主編的《庸言報》開設一專欄,專寫近世掌故。著有《庚子國變記》
、《德宗承統私記》、《中日兵事本末》、《割台灣記》、《拳變余聞》、《中俄伊犁交涉始末》、《太平天國戰紀》等。[2]
羅惇曧精通京劇,善編劇,留下了記述京劇歷史及研究的《鞠部叢譚》。他與京劇演員王瑤卿、梅蘭芳、程硯秋友好。其中,他對程硯秋提攜最大。1921年,羅惇曧開始為程硯秋編寫劇本,直至1924年病逝,共編寫十多個劇本,包括《梨花記》、《南安關》(即《龍馬姻緣》)、《花舫緣》(又名《三笑緣》)、《孔雀屏》、《紅拂傳》、《玉鏡台》(又名《花筵賺》)、《風流棒》、《鴛鴦冢》、《賺文娟》、《玉獅墜》、《青霜劍》、《金鎖記》。[2][3]
中華民國初年,齊白石自湖南到北京,羅惇曧欣賞其畫藝,結為至交,四處為其揚名。徐悲鴻22歲時,持康有為的推薦信來到北京,羅惇曧讚賞其畫作,當即致函教育總長傅增湘,建議批准其官費留學法國。傅增湘親自接見徐悲鴻,經考核後同意了徐悲鴻的申請。在徐悲鴻留北京等待出國期間,羅惇曧還經常邀其聽戲,並作詩為其揚名。[2]
他也是《清史稿》中的《交通志》的主要執筆者。
挽張百熙聯
萬方聲一慨,吾道欲何之,正氣淪亡,豈獨才人多涕淚;窮年憂黎元,太息腸內熱,英靈來往,忍亡公等系安危。
挽張之洞聯
只雞敢忘橋公語;好士今無六一賢。
挽黃遠庸聯
早知平等冤親,何必分明問仇者;熟計苟全性命,願將愚魯祝來生。
清才賦鸚鵡;奇恨郁鴟夷。
生奪其命,死污其名,彼何人者;以文累身,以智速禍,寧非天耶。
挽蔡鍔聯
溝水刺船回,惜別公園曾幾日;危棋急劫後,仗誰滄海遏橫流。
挽于式枚聯
國故羅胸,惜哉不就橫雲稿;陸居無地,淒絕難尋野史亭。
挽潘博聯
填海矢精誠,乃以文人堅自晦;義師出權變,不為功首愴予心。
挽楊士琦聯
追思便坐深談,太息時聞憂國語;每想退閒高致,傷心忍讀泛湖詩。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