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線體皺褶(英語:mitochondrial cristae)簡稱「皺褶」,是粒線體內膜向粒線體基質折褶形成的一種結構。粒線體皺褶的形成增大了粒線體內膜的表面積,讓呼吸作用的耗氧化學反應可以更快進行。皺褶膜上有很多蛋白質,包括ATP合酶和各種細胞色素。
形狀
在不同種類的細胞中,粒線體皺褶的數目、形態和排列方式可能有較大差別。粒線體皺褶主要有幾種排列方式,分別稱為「片狀皺褶」(lamellar cristae)、「管狀皺褶」(tubular cristae)和「泡狀皺褶」(vesicular cristae)。[1]片狀排列的粒線體皺褶主要出現在高等動物細胞的粒線體中,這些片狀皺褶多數垂直於粒線體長軸;管狀排列的粒線體皺褶則主要出現在原生動物和植物細胞的粒線體中。有研究發現,睪丸間質細胞中既存在層狀皺褶也存在管狀皺褶。[2]某些形態特殊的粒線體皺褶由於沒有ATP合酶,所以不能合成ATP。
目前不清楚這些形狀的產生是否共用一種模式。泡狀皺褶等不合成ATP的結構可能不屬於粒線體皺褶。[3]
結構
當科學家發現粒線體有兩層膜之後,粒線體亞顯微結構的先鋒們提出了三種結構假說:[4]
- 導風板模型(baffle, 1953):帕拉德認為,粒線體皺褶內膜像導風板一樣排列,皺褶內外空間的開口很大。這個模型被相信了很久,是教科書用圖的主要模型。
- 隔膜模型(septa, 1953):斯特蘭德認為,粒線體內膜的排列像一層層隔膜一樣,把粒線體基質切開。[5]
- 皺褶口模型(crista junction, 1966):達姆斯和威斯認為,粒線體皺褶內外由皺褶口這一種細小的管狀結構連接。這些結構最近(2008)經過電子顯微鏡斷層成像技術被重新發現,成為了目前主要接受的模型。[6]
粒線體皺褶上有許多有柄小球體,舊稱粒線體基粒(elementary particle)或氧化體(oxysome),基粒中含有ATP合酶,能利用呼吸鏈產生的能量合成三磷酸腺苷(ATP)。所以需要較多能量的細胞,粒線體皺褶的數目一般也較多。[7]ATP合酶在膜內形成二聚體。這些二聚體會排成長條,讓內膜形成彎曲,可能是皺褶形成的第一步。[8]這些二聚體處於皺褶的最內側。[9]
粒線體皺褶口上排列著一種叫做粒線體接觸部位皺褶組織體系(contact site cristae organizing system, MICOS)的蛋白質複合體。OPA1等蛋白質負責皺褶的重塑。[9]
功能
粒線體皺褶主要負責ATP合成。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