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統合效益主義(英文:Unified Utilitarianism),又稱統合效用主義、統合功利主義,是一種倫理學理論類型,以增量社會價值統合行為效益主義與規則結果主義[1],由盛慶琜於1991年提出[2]。
盛慶琜認為,行為效益主義有許多問題難以解決[3],而規則結果主義具有謬誤,並且已經脫離效益,不算是效益主義[2],所以盛慶琜於1991年提出統合效益主義。
統合效益主義所主張之「效益」,是統合哲學家、經濟學家與決策理論家之「效益」,以「喜好」界定「效益」,而最後「效益」則界定「價值」,其中「效益」是主觀,而又可以統計。統合效益主義認為,「社會效益」為所有人之終極目標,並且亦主張「效益原則」,而「效益原則」又與「自然原則」、「共存原則」同時存在。統合效益主義計算效益時,會考慮「增量社會價值」,此與行為效益主義不同。另外,統合效益主義認為,行為是個別,而不是種類,此與規則結果主義不同。[4]
盛慶琜認為,統合效益主義主張只有行動層面是可以計算效益,與R. M. Hare之雙重思考方式相近[2]。
張華夏認為,統合效益主義有原創力,並且足以抗衡各種倫理學學派。[5]徐珍認為,對統合效益主義而言,反對效益主義之觀點是微不足道或無傷大雅,因為統合效益主義可以有說服力地解釋。[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