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组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統一碼聯盟(英語:The Unicode Consortium;法語:le Consortium Unicode)是統籌統一碼發展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1991年1月3日,由三位軟體工程師分別是Joe Becker、Lee Collins,Mark Davis發起。
成立時間 | 3 1 1991 |
---|---|
創始人 |
|
創始地 |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
類型 | 標準組織 |
法律地位 | 501(c)(3)組織、501(c)(6)組織[*] |
總部 | 山景城 |
重要人物 | Mark Davis (總裁) |
收入 | 467,576 美元 (2018年) |
員工數 | 3 (2018年) |
網站 | home |
統一碼聯盟之宗旨為推動最終以統一碼取代現存的字元編碼,因為現存編碼不能夠在多語言電腦環境中使用,而且字元數有侷限。同時它也制定了數種統一碼轉換格式。Unicode的成功讓電腦使用進入了一個新紀元,並應用於很多新技術,如XML、Java程式語言和現今的作業系統。
統一碼聯盟具投票權的成員,包括Adobe、蘋果、孟加拉電腦理事會、表情圖案百科、Facebook、Google、IBM、微軟、阿曼基金和宗教事務部、Monotype、Netflix、Salesforce、SAP SE、坦米爾虛擬學院以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1][2][3]。
和技術有關的決定,交由統一碼技術委員會(UTC)處理[4]。至2020年七月,UTC有九個具備完全資格的成員,八家是科技公司包括Adobe、蘋果、Facebook、Google、IBM、微軟、Netflix及SAP SE。剩下一名成員是阿曼基金和宗教事務部[5]。
統一碼聯盟積極與各標準制訂機構合作,包括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全球資訊網協會(W3C)、網際網路工程工作小組(IETF)和Ecma國際(原國際歐洲計算機製造協會)等。
國際標準化組織的一些會員於1984年發起制定新的國際字元集編碼標準,即通用字元集ISO/IEC 10646。其草案初稿的編碼結構在公佈之後,立即遭到美國部份電腦業者的反對。1988年初,美國全錄公司的工程師Joe Becker倡議以新的編碼結構編訂國際字元編碼標準,由一群來自全錄和蘋果的工程師組成工作小組,負責統一碼的原始設計工作[6]。
1991年元月,十多家電腦硬軟體、網路和資訊服務業者,包括:IBM、DEC、昇陽電腦、全錄、蘋果、微軟、Novell等知名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統一碼聯盟,並設立非營利的統一碼公司。原先的工作小組擴編為統一碼技術委員會,專責統一碼的字元蒐集、整理、編碼等工作。推動統一碼成為國際標準的工作,則由統一碼公司負責[6]。
由於統一碼聯盟持續遊說和施壓,通用字元集的工作小組WG2放棄原先選擇的編碼結構,改採統一碼的編碼方式。1991年10月,歷經幾個月的協商之後,雙方成協定,將統一碼併入通用字元集;各國語言字元的搜集、整理和編碼等工作轉由WG2主導,而統一碼聯盟則積極協助。雙方仍然各自出版自己的編碼標準,但保持兩者的相容[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