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昆虫的一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粉蝶(學名:Pieris rapae,英文俗名:Small White, Small Cabbage White,別名:紋白蝶、日本紋白蝶、白紋蝶、菜白蝶,俗稱菜蟲)在台灣以外漢語使用地區又名菜粉蝶,是屬於粉蝶科的一種蝴蝶,是粉蝶屬的一種。廣泛分佈於歐亞大陸大部分地區,並已入侵並立足於北美、北非、澳洲、紐西蘭等地低至高海拔地區[3][4]。模式產地為瑞典[5]。
白粉蝶 | |
---|---|
合翅形態 | |
展翅形態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綱: | 昆蟲綱 Insecta |
目: | 鱗翅目 Lepidoptera |
總科: | 鳳蝶總科 Papilionoidea |
科: | 粉蝶科 Pieridae |
屬: | 粉蝶屬 Pieris |
種: | 白粉蝶 P. rapae
|
二名法 | |
Pieris rapae (林奈, 1758)
| |
亞種 | |
共有17個亞種,詳閱正文。 | |
全球性分佈及入侵時期 | |
異名 | |
異名列表
|
一年多代。成蝶飛行緩慢,好訪花。冬季溫度低的地區以蛹態過冬。幼蟲的寄主主要為十字花科植物,大多都是農作產物,所以白粉蝶是族群密度非常高的農業害蟲。雌蝶將卵單產在十字花科蔬菜上,因此飯盒裡常能找到煮熟的幼蟲,爲了避免各類昆蟲啃食,農夫大多會施以農藥防治以達立竿見影之效。[6]
拉丁學名的種名「rapae」源自古希臘語「ραπάνι」(rapáni),指蘿蔔(radish),也是白粉蝶幼蟲的一種常用寄主植物。[7]
在台灣以外漢語使用地區,中文種名「菜」源於此種的幼蟲常以十字花科的蔬菜為食。在台灣使用的中文名字直接以屬名「白粉蝶」命名,皆因此種的族群數量多,分佈廣,足以作為本屬代表。而別名「紋白蝶」乃源自日文名稱「モン(紋)シロチョウ(白蝶)」。[6]
卵型稍胖,剛產的卵顏色較淡,開始發育後顏色轉深。小幼蟲的背中線呈淡黃色,且模糊。終齡幼蟲體側黃色虛線細,體表的藍黑色突起小。蛹的胸背隆起低,腹背兩側突起短而不明顯。[6]
|
成蟲軀體背面黑褐色,腹面白色。翅背面底色白色,前翅翅頂及翅基有黑褐色紋;M3及CuA2室各有一黑褐色斑點排成縱列。後翅翅基亦有黑褐色紋,前緣中央有一黑褐色斑點。翅腹面為帶黃色的白色,前翅亦有兩枚黑褐色斑點。低溫期個體體型較小,黑褐色紋色澤較淺。雌蝶的前翅翅基黑褐色紋較雄蝶明顯,由灰色鱗粉形成。[3][4][6][8][9]
|
形態近似的物種有:
幼蟲爬出卵殼後,會回頭噴食卵殼,作為孵化後的第一餐。幼蟲會取食寄主植物的葉片、花序和果實。幼蟲化蛹前通常會爬離寄主,在其他植物或附近雜物上化蛹。[6]寄主植物包括:[4][8][9][10][11][12][13][14]
十字花目 | |
---|---|
十字花科 Brassicaceae
|
醉蝶花科 Cleomaceae |
木犀草科 Resedaceae
| |
旱金蓮科 Tropaeolaceae | |
白花菜科 Capparaceae
| |
茄目 | |
茄科 Solanaceae |
成蟲一年多代。全年四季可見,冬季溫度低的地區或以蛹態過冬。出沒於海拔0-2500米地區的常綠闊葉林、農田、鄉村及都市荒地、熱帶季風林、熱帶雨林、海岸林、常綠落葉闊葉混生林、常綠硬葉林。主要出沒於平原到丘陵農田和周圍的荒地。牠喜歡陽性環境,在菜田等農田周圍飛行,又愛在菊科等各種花卉間飛舞。開闊的農耕地正爲其所好,因此成爲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蟲害。冬季稻作休耕時,農民習慣種植油菜作爲綠肥,正好提供本種幼蟲大量的食物,每當油菜田裡黃花盛開,總是有成群的白色蝴蝶於田間飛舞。雌蝶將卵單產在十字花科蔬菜上。[3][8]
任天堂於2020年發行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中也有出現白粉蝶。會於上午4時至下午7時在空中飛行。北半球於9至6月出現,而南半球於3-12月出現。[3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