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約瑟芬·貝克(英語:Josephine Baker;1906年6月3日—1975年4月12日;或譯喬瑟芬·貝克)是美國出生的非裔法國藝人與演員。她於1937年成為法國公民。貝克以身為歌手聞名,但她在演藝生涯早期也是位馳名的舞者。她被暱稱為「黑人維納斯」或「黑珍珠」,在英語國家並有美名「克里奧爾女神」。在法國,她的法文名稱為「La Baker」。[3]

快速預覽 約瑟芬·貝克, 歌手 ...
約瑟芬·貝克
1940年的約瑟芬·貝克
歌手
出生
Freda Josephine McDonald

(1906-06-03)1906年6月3日
逝世1975年4月12日(1975歲—04—12)(68歲)
職業舞者歌手演員
音樂類型卡巴萊音樂廳法式流行法式爵士樂
唱片公司哥倫比亞水星RCA Victor
網站www.cmgww.com/stars/baker
關閉

生平

Thumb
攝於1908年左右

貝克出身自美國聖路易的貧民窟,家境貧困,僅以翻拾垃圾桶維生。[4]但她的樂觀天性和舞蹈天分被發掘,加入了聖路易合唱團展開歌舞生涯。不久,她在歐洲巡迴時取得了驚人的成功。[5]

貝克是第一位主演主流電影、登上美國音樂廳及成為國際知名藝人的非裔美國女性。她也以為美國民權運動的貢獻著稱(科麗塔·史考特·金恩曾在1968年、馬丁·路德·金遭刺以後,邀請她擔任運動的領袖,但她婉拒了)。[6]

二次大戰爆發後,貝克被法國情報局吸收作為間諜,在歐洲各地表演並暗中蒐集德國或義大利的情報。1940年法國陷落之後,鑑於對法國的情感,她熱情地投身於法國抵抗運動,以藝人身分掩護其他抵抗軍成員活動,還在北非舉辦多次勞軍表演。戰後貝克榮獲榮譽軍團勳章,也是首位出生美國、榮獲法國軍事榮譽英勇十字勳章的女性。[7]

1949年貝克回到女神遊樂廳。身為戰時的英雄,貝克成功接演嚴肅性質的節目,重新成為巴黎最受歡迎的藝人之一。[8][9]

1951年貝克在美國邁阿密演出大受好評,接著又在全美巡迴表演,各地俱樂部的票全告售罄。然而巨大的成功卻開始招惹有心人士的抨擊,甚至指控她是共產黨的同情者,貝克只得取消表演回到法國。[10]

1966年1月,菲德爾·卡斯楚邀請貝克到哈瓦那表演慶祝古巴革命7周年。她壯觀的表演觀眾打破當時的紀錄。1968年,貝克訪問南斯拉夫,在貝爾格勒史高比耶露面。[11]

1975年4月8日貝克復出表演慶祝自己50周年的演藝生涯,表演由摩納哥王妃葛莉絲·凱莉贊助,演出盛況超出預期以至於得臨時增加座位。4月12日腦出血於巴黎病逝,享年68歲。法國政府為其舉行國葬,許多法國人也參與遊行來哀悼。[12]

2021年8月,法國總統艾曼紐·馬克宏同意將約瑟芬·貝克入祀先賢祠,也是首位進入先賢祠的非洲裔女性[13]。11月30日,正式入葬先賢祠[14]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Remove ads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