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托爾金小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精靈寶鑽錄》(英語:The Silmarillion)是一部英國奇幻小說。由英國作家克里斯托夫·托爾金,收集其父J·R·R·托爾金生前遺稿後,編輯及出版。內容敘述「哈比人歷險記」及「魔戒」之前的紀元所發生的事,是「中土世界」系列的故事之一。
《精靈寶鑽錄》分為五大部分。
這五大部分被一些讀者聯想到《聖經》的三卷。這五大部分,作者稱從精靈語翻譯成英文。
這些部分最初是分開的寫作,但作者J·R·R·托爾金明確地希望它們一起被出版。因為他在未完成重寫這些不同的傳記時就去世了,而克里斯托夫也提取了父親—更舊的作品去填滿這本書。
《精靈寶鑽錄》,與其它托爾金的作品一起被收藏,譬如《未完成的故事》(Unfinished Tales)和《中土世界的歷史》(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皆是托爾金逝世後才出版。這些作品,形成一全面性、但未完成之敘事,敘事描述一架空宇宙世界,《哈比人歷險記》和《魔戒》於此發生。
作為本書標題的《精靈寶鑽爭戰史》講述了費諾眾子為了爭奪費諾所製作的被魔苟斯所竊取的三顆精靈寶鑽與其在中土大陸發生了長久的戰爭的悲劇故事。
《精靈寶鑽錄》題材大多自北歐神話探索的,包括芬蘭的《卡勒瓦拉》、冰島英雄傳奇,還有凱爾特神話。 例如,整個架空宇宙的上帝的名字,一如·伊露維塔Eru Iluvatar(眾生萬物之父)清楚地取材自北歐神話。埃努的大樂章The Ainulindale的莊嚴古體樣式取材自舊約聖經。 而努曼諾爾帝國Numenor的海島文明故事取材自亞特蘭提斯(Atlantis)傳說—— 托爾金給這個土地的名字當中一個是亞特蘭提(Atalante),雖然這是精靈語派生。
一些書中的著名章節:
《精靈寶鑽》故事的最早期的草稿建於1917年,托爾金加入英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前往法國,不幸患上戰壕熱,被安置在一所軍事醫院。在那,他稱就是在這時候彙集《失落的故事之書》,包括《貢多林的陷落》和《貝倫與露西安》的故事[1][2][3]。
在戰爭以後,他設法出版一些故事,但是許多出版社編輯拒絕他,關於他的作品作為「童話」不合適為成人讀者。他嘗試了改變風格,1937年已經被出版《哈比人歷險記》。但是那時候,《精靈寶鑽》被視為太複雜。出版商史坦利·昂溫請求托爾金為《哈比人歷險記》寫續集,誰知這部續集《魔戒》後來成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作品之一[1][2]。
托爾金在撰寫《魔戒》的過程中時常從《精靈寶鑽》中吸收靈感,把兩個故事聯結在一起,《魔戒》中的許多情節都與《精靈寶鑽》相互呼應,例如比爾博在瑞文戴爾所唱的埃蘭迪爾之歌[1]:158-159。
托爾金從未摒棄過《精靈寶鑽》的這些故事。他認為《精靈寶鑽》是他最重要工作,不願放棄描述中土大陸的機會。幾十年期間他繼續從事寫作,校正和整頓他的想法,直到1973年逝世前也未停止過校正。
在托爾金死亡以後幾年,克里斯多福·托爾金繼續編輯他的父親的草稿,將許多僅僅是殘文斷章一一連貫,一致按年代編寫列表。在《精靈寶鑽爭戰史》較晚期、處於最概略狀況之部分,他與幻想作家蓋伊·凱從頭修編一篇記敘文。最後,包括家譜,地圖,1977年索引和一張精靈語的單詞名單也一同出版了。
對克里斯多福·托爾金來說,他的父親希望《精靈寶鑽》可以出版,但是文本的狀況十分不容易被編輯。後來,《中土世界的歷史》出版,讀者能看到出版版本與前作不相符,引起很多讀者不滿。克里斯多福·托爾金說,若他能夠接觸原先父親所有的原稿(可惜沒有),1977年《精靈寶鑽》的確會不同。有一點必須記住的是,與父親相比,這個版本更像是兒子的產物。
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期間,克里斯多福·托爾金出版了大多由他的父親所寫的十二卷《中土世界的歷史》。
由於邁雅(次等神)為數眾多,故只列出幾個較為重要的
《精靈寶鑽》於1977年首次出版時,獲得了許多佳評,英國《衛報》評價說:「這本一個人寫作超過半世紀的作品,竟成為一群人的創作源頭,這是怎麼辦到的?」;《金融時報》評價說:「原本抱著創作英文神話的雄心,最後卻成了偉大的真神話!」[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