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尼彈或米涅彈、米尼耶彈(法語:Balle Minié)是19世紀中期前裝線膛銃使用的一種圓柱錐頭形(cylindro-conoidal)彈丸,由法國軍官克洛德-艾蒂安·米尼耶(Claude-Étienne Minié,1804~1879)於1846年發明而得名,在克里米亞戰爭和美國南北戰爭中聲名大噪[1][2]。
線膛槍的膛線可以讓彈丸在發射後產生縱旋,大大改善槍械的射程和精度。在米尼彈發明以前,因為黑火藥很容易在槍膛內的積垢,如果沒能及時清理向線膛槍管內塞入球形彈丸就十分麻煩,有時甚至必須要使用錘子敲打才能將塞入[3]。米尼彈是第一款可以輕易塞入線膛槍管的制式彈丸。
設計
米尼彈的直徑小於其使用槍管的膛線陽徑,整體形狀為類圓錐形,在下部外側刻有三個填了潤滑脂的環槽,底部有一個鐵製的錐塞。在射擊時,彈丸後方的高壓氣體會將底部鐵塞向前擠進鉛制彈體並使其膨脹,因而封閉整個槍管使得彈丸可以有效加速並產生旋轉。米尼彈通常由紙殼包裝,在使用時將紙殼撕開把火藥從槍口倒入槍管,然後用推彈杆將彈丸一直杵到底部。米尼彈的有效射程可以達到200—250碼(180—230公尺),遠優於之前的彈丸。
其實早在1826年,法國陸軍的軍官亨利·古斯塔夫·德維勒(Henri-Gustave Delvigne,1800~1876)就已經開始著手研究解決線膛槍裝彈困難的問題,率先想出了用比槍膛直徑小的藥室協助彈丸膨脹的槍管設計,並且在1830年代設計出了可以在擠壓藥室內壁邊沿後變為標準的圓柱狀的圓頭/錐頭圓柱彈[4]。這種膨脹形變彈丸的概念最初由英國軍官約翰·諾頓(John Norton)在1832年提出,之後在1836年由倫敦的槍匠威廉·格林納(William Greener)改進,但是兩者都被思想保守的英國軍械部拒絕因而沒被採納[5]。
後來米尼彈的設計在1850年代被在美國哈伯斯費里兵工廠工作的軍械官詹姆斯·H·伯頓(James H. Burton,1823~1894)改良,將彈底的錐塞改成了凹腔,使得彈體後部形成了一個「彈裙」。這種改良後的設計重量大約為1.14盎司(32克)[6],既保存了彈道性能又節約了成本,因而在1855年被美國陸軍正式採用[3]。改良版米尼彈的殺傷效能是南北戰爭中傷亡人數巨大的原因之一。
效能
圓錐形的米尼彈產生的創口和以往滑膛槍的球形彈丸不同,因為其質量更大、槍口初速更高,對人體的穿透力也更強[6]。球形彈經常會殘留在體內,而且會因為被肌肉、肌腱和骨骼所彈射產生曲折的創道;米尼彈則常常徑直穿透人體的軟組織,即使打到較硬的骨骼也是直接擊碎後穿過,很少會殘留在體內[7]。米尼彈所造成的粉碎性和開放性骨折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通常只有截肢一種處理辦法[7][8],如果擊中大血管則經常是致命的[6]。
對米尼彈創傷記載較細的一個案例是南北戰爭的謝南多厄河谷戰役中具伯·爾利突襲華盛頓時,南軍北卡羅萊納第53步兵團的一個士兵在1864年7月12日被一顆.58口徑的米尼彈擊中頭部側面,將頭骨擊碎並嵌入了右腦。這個士兵在受傷後馬上開始驚厥並半身偏癱,在入院八天後傷情開始好轉。但從第十三天開始病情惡化並在三日內失去知覺,第十六天死亡,屍檢發現傷者的右腦受到嚴重損傷並有大規模壞死,致死原因被診斷為感染。這個樣本被摘除後用福馬林保存並捐給了華盛頓的陸軍博物館[9]。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