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 ,中國古代文體的一種,即臣下向皇帝陳述的意見,進獻的謀略。 對策也是奏議的一個附類。在科舉時期選舉人才時常用考試答卷,由當時皇帝命題,應舉的才子須將回答寫入簡策上[1]。策也常與經一同出現在科舉中,也因此合成「經策」[2]。 另外,策也指趕馬的竹棍。在黎族中,「策」也是一種傳統樂器,即跳杵[3]。 名篇 蘇軾的《教戰守策》 參考 [1]白化文著. 古代汉语常识二十讲. 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2016.10: 249. ISBN 978-7-5068-5699-7.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 (幫助) [2]藺德生編. 策文 时评的鼻祖. 北京:語文出版社. 2013.03: 175. ISBN 978-7-80241-344-3.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 (幫助) [3](澳)楊沐著. 寻访与见证 海南民俗音乐60年. 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2016.04: 335. ISBN 978-7-81096-685-6.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 (幫助) 延伸閱讀 [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策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