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屆坎城影展於1960年5月4日至5月20日在法國坎城節慶宮舉行。[2] 金棕櫚獎頒給了費德里柯·費里尼執導的《生活的甜蜜》。[3] 開幕片由威廉·惠勒執導的《賓漢》 。[4]
主競賽評審
以下人士被選為長片和短片的評審:[5]
長片
- 喬治·西默農:作家(評審團主席)
- 馬克·阿萊格雷:編劇
- 路易斯·肖韋:作家
- 迪亞哥·法布里:劇作家
- 今日出海:作家
- 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維奇·科津采夫:導演
- 莫里斯·勒魯:作曲家
- 馬克斯·李普曼(Max Lippmann):評論家
- 亨利·米勒:作家
- 西蒙尼·雷南:演員
- 尤利西斯·佩蒂特·德·穆拉特:詩人
短片
正式競賽長片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不尋常的美國》 | L'Amérique insolite | 弗朗索瓦·賴興巴赫 | 法國 |
《情事》 | L'avventura |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 義大利 |
《倒霉》 | Zezowate szczęście | 安德烈·蒙克 | 波蘭 |
《士兵敘事歌》 | Баллада о солдате | 格里戈里·納烏莫維奇·丘赫萊依 | 蘇聯 |
《追逐者》 | Jakten | 艾瑞克·拉申 | 挪威 |
《受威脅的城市》 | Cidade Ameaçada | 羅伯托·法里亞斯 | 巴西 |
《小流氓》 | Los golfos | 卡洛斯·索拉 | 西班牙 |
《生活的甜蜜》 | La Dolce Vita | 費德里柯·費里尼 | 義大利 |
《倩女幽魂》 | 李翰祥 | 英屬香港 | |
《第一課》 | Първи урок | 蘭格爾·瓦恰諾夫 | 保加利亞 |
《洞》 | Le Trou | 賈克·貝克 | 法國 |
《從山上搬來的家》 | Home from the Hill | 文森特·明內利 | 美國 |
《如果你不怕風》 | Si le vent te fait peur | 埃米爾·德格林 | 比利時 |
《帶狗的女人》 | Дама с собачкой | 約瑟夫·赫菲茨 | 蘇聯 |
《馬卡里奧》 | Macario | 羅伯托・蓋伯頓 | 墨西哥 |
《痴漢艷娃》 | Ποτέ την Κυριακή | 朱爾斯·達辛 | 希臘 |
《第九圈》 | Deveti krug | 弗蘭採·什蒂格利奇 | 南斯拉夫 |
《鍵》 | 鍵 | 市川崑 | 日本 |
《叢林裡的誘惑》 | Paw | 阿翠絲·亨寧·詹森 | 丹麥 |
《遊行》 | La Procesión | 法蘭西斯·勞里奇(Francis Lauric) | 阿根廷 |
《野蠻的無辜者》 | The Savage Innocents | 尼古拉斯·雷 巴喬班迪尼 |
義大利、 英國 法國 |
《如歌的中板》 | Moderato Cantabile | 彼得·布魯克 | 法國 |
《兒子與情人》 | Sons and Lovers | 傑克·卡迪夫 | 英國 |
《蘇賈塔》 | सुजाता | 比馬爾·羅伊 | 印度 |
《電報》 | Telegrame | 格奧爾基·納吉 奧萊爾·米赫萊斯 |
羅馬尼亞 |
《從未寄出的信》 | Неотправленное письмо | 米哈伊爾·卡拉托佐夫 | 蘇聯 |
《處女之泉》 | Jungfrukällan | 英格瑪·柏格曼 | 瑞典 |
《魔鬼不能去的地方》 | Kam čert nemůže | 茲德涅克·波德斯卡爾斯基 | 捷克斯洛伐克 |
《恥辱島》 | La joven | 路易斯·布紐爾 | 西班牙 |
非競賽片
正式競賽短片
中文片名 | 原文片名 | 導演 | 製作國 |
---|---|---|---|
《在兩大洲的邊界上》 | İki kıtanın sınırında | 埃姆拉克·克雷迪·班卡西 | 土耳其 |
《比安克山的歌謠》 | La ballata del Monte Bianco | 盧西亞諾·里奇 | 義大利 |
《天空藍度》 | The Blue of the Sky | 約翰·拉爾蒙(John Ralmon) | 美國 |
《原子破冰船列寧號》 | Атомный ледокол Ленин | 尼古拉斯·切爾斯科夫(Nicholas Tcherskov) | 蘇聯 |
《一個叫哥本哈根的城市》 | En by der hedder København | 約根·魯斯 | 丹麥 |
《我歲月的日子》 | Dagen mijner jaren | 馬克斯·德·哈斯 | 荷蘭 |
《看在公主的份上》 | De Dragul Printesei | 伊恩·波佩斯庫-戈波 | 羅馬尼亞 |
《通風良好的孩子》 | Enfants des courants d'air | 愛德華·倫茨 | 法國 |
《霍奇米爾科的派對》 | Fiesta en Xochimilco | 費爾南多·馬丁內斯·阿爾瓦雷斯(Fernando Martinez Alvarez) | 墨西哥 |
《菲茨羅伊峰》 | Fitz-Roy | 溫貝托·佩魯齊 | 阿根廷 |
《弗朗茨·海倫斯的記錄秘密》 | Franz Hellens ou documents secrets | 呂西安·德羅伊西 | 比利時 |
《尋找林肯》 | In Search of Lincoln | 卡萊爾(Carlisle) 鄧菲(Dunphy) 旺塞爾(Wondsel) |
美國 |
《某個大衛的日記》 | Le journal d'un certain David | 皮埃爾·雅洛 西爾維·賈洛(Sylvie Jallaud) |
法國 |
《小火車》 | Mali voz | 布拉尼斯拉斯·巴斯塔克(Branislas Bastac) | 南斯拉夫 |
《物質與形式》 | Materia e forma | 富爾維奧·圖魯伊(Fulvio Tului) | 義大利 |
《奧爾夫學校-節奏旋律教育》 | Orff-Schulwerk - Rhythmisch-Melodische Erziehung | 漢斯·羅爾夫·斯特羅貝爾(Hans Rolf Strobel) 海因茨·蒂查夫斯基(Heinz Tichawsky) |
西德 |
《巴黎 美麗年代》 | Paris la belle | 皮埃爾·普勒韋 | 法國 |
《完美的月亮》 | Perfecto luna | 阿奇巴爾多·伯恩斯 | 墨西哥 |
《飛行員告訴我》 | Le pilote m'a dit | 尼古拉斯·格斯納 | 瑞士 |
《注意力》 | Pozor | 伊利·布迪克 | 捷克斯洛伐克 |
《普羅米修》 | Прометей | 托多·迪諾夫 | 保加利亞 |
《紫色線》 | Die Purpulinie | K·L·魯佩爾(K.L. Ruppel) | 西德 |
《食蟲植物》 | Ragadozo novenyek | 奧戈斯通·科拉尼 | 匈牙利 |
《安納托利亞的羅馬馬賽克》 | Anadolu'daki Roma mozaikleri | M·S·伊普西羅盧(M.S. Ipsiroglu) | 土耳其 |
《化妝品》 | श्रृंगार | 拉維·普拉卡什(RavI Prakash) | 印度 |
《光之畫家,索羅拉》 | Sorolla, pintor de la luz | 曼努埃爾·多明格斯(Manuel Dominguez) | 西班牙 |
《微笑》 | Le Sourire | 塞爾日·布吉尼翁 | 法國 |
《宇宙》 | Universe | 羅曼·克魯托 | 加拿大 |
《注意惡魔》 | Uwaga diabeł | 澤農·瓦西萊夫斯基 | 波蘭 |
《蚱蜢》 | De Wadlopers | 埃米爾·范·莫爾克肯 | 荷蘭 |
《冬季區》 | Winter Quarters | 約翰·P·泰勒(John P. Taylor) | 美國 |
獎項
以下電影和演員獲得了1960年的獎項[6]
長片
- 金棕櫚獎:《生活的甜蜜》-費德里柯·費里尼
- 評審團獎:
- 《情事》-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 《鍵》-市川崑
- 最佳女演員獎:
- 最佳參與電影:[3]
- 《帶狗的女人》-約瑟夫·赫菲茨
- 《士兵敘事歌》-格里戈里·納烏莫維奇·丘赫萊依
短片
- 短片金棕櫚獎:《微笑》-塞爾日·布吉尼翁
- 短片評審團獎:
- 《巴黎 美麗年代》-皮埃爾·普勒韋
- 《一個叫哥本哈根的城市》-約根·魯斯
- 《宇宙》-羅曼·克魯托
- 特別提名-短片:《我歲月的日子》-馬克斯·德·哈斯
OCIC獎:[8]
- 《叢林裡的誘惑》-阿翠絲·亨寧·詹森
參考資料
其他媒體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