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四次工業革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Remove ads
第四次工業革命 (4IR) 指的是從18世紀晚期工業革命開始後進入的第四個階段,被描述成各種科技的跨領域融合,而融合的過程因使得物理、數位和生物等領域科技之間界線難分,故統稱為網宇實體系統。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新型合成材料(如石墨烯)、基因工程、人機互控、量子資訊、可控核融合、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爲突破口並通過高科技製造業實現規模經濟的技術革命[1],進入21世紀後的各種新興科技的突破為其特徵,如機器人學、人工智慧、奈米科技、量子電腦、生物科技、物聯網、工業物聯網(IIoT)、分散式共識、5G、增材製造/3D列印和全自動載具。

世界經濟論壇的執行董事長克勞斯·施瓦布認為就數位化和人工智慧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來看,第四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機器時代息息相關,[2]但他認為生物科技的進步在前者佔有著更廣泛的角色[3]。這些科技擾亂了每一個國家幾乎所有的產業,而這些改變的深度和廣度則帶來了整個生產、管理和治理系統的範式轉型。施瓦布把新興科技的突破視為這個革命的一部分,如人工智慧、機器人學、物聯網、自動駕駛汽車、3D列印、量子電腦以及奈米科技[4]。在第四波的工業革命中,我們將會看到那些具有高度擾亂潛力的新興科技的大量運用。[5]
2019年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的會議中指出社會5.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也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後的另一波工業革命[6]。
Remove ads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