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語言指一個人除了第一語言之外,另外學習掌握的第二種語言,經常作為輔助語言以及通用語。此外,第二語言亦可與第一語言並列為個人母語。英語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第二語言。
第二語言的學習,往往可能是由於第一語言不再具有優勢(社會變遷、政治目的等),或是可以籍學習增強個人在現今國際化職場上的競爭優勢。例如,加拿大普查即定義第一語言為「幼時初學之語言且持續使用」,人類最早學習的語言有可能丟失,是為一種語言替換,這種情形可能發生在孩童隨著家庭徙居(因移民或國際認養)而進入一個全新的語言環境。
簡介
雖然人們學習母語之外的語言的動機是不同的,但是一般來說是為了與更多的人溝通。出於這個原因,選擇作為第二語言的,必然是在該地區或世界上有重大影響力的語言。許多非英語國家以英語為第二語言。漢語各地方言的不同,但是語法差異不大,所以人們會選擇把特定的漢語方言作為共通語(例如普通話),即中國人的第二語言。
第一語言(母語)與第二語言
不同於在幼兒期自然獲得的母語,第二語言的學習存在這樣的情況:學習周期很長,尤其是起步較遲的時候。在少數情況下,第二語言的使用水準在語法和詞彙上能進步到與母語的使用水準相同。
第二語言與外語
第二語言與外語的區別,往往取決於教育。雖然二者都不是母語,但是前者指在學習階段擁有語境的語言,後者通常指在學習階段缺乏語境的語言。在有些地方,例如印度(母語通常是印地語)和巴基斯坦(母語通常是烏爾都語),人們把英語視為第二語言,而非外語。當地年輕人都能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因為這被視為當地的標準語或通用語。此外,南亞地區的法院和政府,也把英語作為官方語言。
在中國,雖然英語變得更通用了,例如景點、媒體、機場都有使用英語的情況,但是中國並沒有全面普及英文語境,所以英語依然是一門外語,而不是第二語言。正如在埃及,英語也是一門外語。
語義理論和第二語言教學 – 不同類型的意義
對於第二語言的學習者來說,意義的學習是最重要任務。它是第二語言學習的中心,而不是那些不同的聲音或者優雅的句子結構。以下列出不同類型的意義和簡單的介紹:詞彙意義,語法意義,語意意義,語用意義。
詞彙意義:儲存在心理詞彙庫
語法意義:用於句法意義
語意意義:指的是詞彙意義
語用意義:決定於語言環境,上下文和關於整體世界的常識和知識
各地情形
中國大陸通行現代標準漢語(普通話)。在閩語區、粵語區、客語區、吳語區等區域的老一輩居民多以普通話作為第二語言,新生代則改用普通話為第一語言,輔以英文教育。
一般官話區的學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習英文為第二語言,也有些地區在幼兒園便已開始教授。在考試中,也有英語這一項。
而以英語為第一語言的人士,主要是在香港居住的外國人及少數族裔。
台灣通行現代標準漢語(中華民國國語)。台灣外省人、閩南人、客家人及台灣原住民族多有不同於官話的母語,對於大部分戰後時期出生的台灣人來說,國語是他們進入學校或社會以後才開始學習和使用的語言,平常在家庭和日常生活時使用自己的母語。對他們來說國語是他們的第二語言,只在工作及接待外人時才使用,而閩南語、客語、原住民各族語言和外省家鄉話是他們的母語。此外,受到日治時期國語運動的影響,現今仍有少數高齡人口以日語作為第二語言。
年輕一代的台灣人口中,因為大多數是在國語環境下成長,因此國語變成他們的第一語言即母語,而原本是母語的台灣話、客家話、原住民各族語言和外省家鄉話等,就變成第二語言或者不再使用。
台灣人的第一外語以英語為多。而因為臺灣與日本的經貿關係相當密切、及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等亞洲地區的盛行,使許多台灣人會學習日語作為第二外語。
美國不少州份以西班牙語為第二語言,其中海外屬地波多黎各將西班牙語作為官方語言。
路易斯安那州和緬因州有較高比例的人口以法語做為第二語言。前者是因該地區曾受法國統治和阿卡迪亞人移民到當地的影響,後者則鄰近說法語的加拿大魁北克省。
參見條目
參考資料
- Slabakova, R. Semantic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0, 30: 231–247.
外部連結
- Billiet, Jaak, Bart Maddens, and Roeland Beerten. "National Identity and Attitude Toward Foreigners in a Multinational State: A Replication". Vol. 24.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olitical Psychology, 2003. Ser. 2. 8 Oct. 201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Brian A. Jacob. "Defining Culture in a Multicultural Environment: An Ethnography of Heritage High School".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Vol. 103, No. 4 (Aug., 1995) 339-376.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Doggett, G. (1994). "Eight Approaches to Language Teaching". Mosaic, 27 (2), 8-12.
- Krashen, Stephen D., Michael A. Long and Robin C. Scarcella. 「Age, Rate and Eventual Attainmen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ESOL Quarterly, Vol. 13, No. 4 (Dec., 1979), pp. 573-582. 7 Oct 201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Mitchell, R and Myles, F. (2004)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ories, 2nd edition. London: Arnold; New York, distribut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pter 2)
- Mollica, A. and Neussel, F. (1997). "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 and the good language teacher: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classroom applications". Mosaic, 4 (3), 1-16.
- Pratt, Mary Louise. "Arts of the Contact Zone." Profession.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1991, 33-4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8 Aug. 2011.
- Russell, V. (2009). "Corrective feedback, over a decade of research since Lyster and Ranta (1997): Where do we stand today?" Electronic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6 (1), 21-31.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