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英語:The Second Belt and Road Forum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於2019年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1]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 |||
---|---|---|---|
The Second Belt and Road Forum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 |||
日期 | 2019年4月25日-27日 | ||
地點 | 中國北京市 | ||
坐標 | 40.376884°N 116.650130°E | ||
網站 | 2019 | ||
|
2013年9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於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首次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概念。同年10月,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演講時,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兩者合一就是「一帶一路」的倡議。[2]
2017年1月17日,習近平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宣布,2017年5月中國將在北京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017年3月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要高質量辦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2017年5月14日,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開幕。15日,習近平宣布,中國將於2019年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2019年3月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要辦好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2019年4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舉行記者會,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宣布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主要活動包括: 4月25日,舉行12場分論壇和一場企業家大會;4月26日,舉行開幕式、高級別會議;4月27日,舉行領導人圓桌峰會。習近平將出席高峰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全程主持領導人圓桌峰會。[3]
第二屆高峰論壇的主題是「共建『一帶一路』、開創美好未來」,由開幕式、領導人圓桌峰會、高級別會議、專題分論壇、企業家大會等系列活動組成。來自150多個國家和90多個國際組織近5000名外賓出席本屆高峰論壇。[4]
第二屆一帶一路合作高峰論壇主題是「廉潔」,以「共商共建共享廉潔絲綢之路」為主題。強調共建一帶一路要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堅持一切合作都在陽光下運作,共同以零容忍態度打擊腐敗。[5]
開幕式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發表了題為「齊心開創共建『一帶一路』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俄羅斯總統普京、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埃及總統塞西、智利總統皮涅拉、馬來西亞首相馬哈地·穆罕默德、巴基斯坦總理伊姆朗·汗、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在開幕式上致辭。[6][4]
4月26日,德國聯邦經濟事務和能源部部長彼得·阿爾特邁爾表示,德國、法國、西班牙和英國各自都派代表參加了本次的「一帶一路」論壇。歐盟對「一帶一路」已經展示了「很高的團結度(great majority united)」,歐盟相信以此可以展示其共同的立場[7]。歐盟內幾個大國想通過集體形式,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而不是以雙邊形式(歐盟各國和中國分別簽署)與中方展開合作[7]。
本屆高峰論壇達成了一系列成果。包括中方打出的舉措或發起的合作倡議、在高峰論壇期間或前夕簽署的多雙邊合作文件、在高峰論壇框架下建立的多邊合作平台、投資類項目及項目清單、融資類項目、中外地方政府和企業開展的合作項目,共6大類283項。[8]
在領導人圓桌峰會後,38位國家領導人與2位國際組織負責人共同發布聯合公報,達成加強發展政策對接、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可持續發展、加強務實合作、加強人文交流和定期舉辦高峰論壇並舉行相關後續活動等多項共識。[9]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對外經濟相金英才率團參與了本次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10][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