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不穩定悖論(stability–instability paradox)是一個有關核武器相互保證毀滅國際關係理論。它指出,當兩國都擁有核武器時,兩國爆發直接戰爭的威脅大大降低,但發生小型和間接衝突的概率上升。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是,理性行為人希望避免核戰爭,因此他們不會展開大型衝突也不會將小型衝突演變為大型衝突。例如,在冷戰時期,美國蘇聯之間從來沒有爆發戰爭,而是在朝鮮越南安哥拉中東尼加拉瓜阿富汗展開代理人戰爭,並花費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在第三世界中贏得相對影響力。[1]

2009年,一項發表在衝突解決期刊的研究定量地評估了核和平假設,並被認為支持穩定—不穩定悖論的存在。 該研究聲稱,核武器能夠促進戰略穩定和防止大規模戰爭,同時導致更多低強度衝突發生。在兩個國家之中,一個國家壟斷了核武器而另一個國家沒有核武器時,戰爭的機率大大增加。相反,當有相互核武器的擁有與這兩個國家擁有核武器,戰爭的機率急劇下降。[2]

印度-巴基斯坦關係中,存在穩定—不穩定悖論。在某種程度上,俄羅斯 - 北約關係中也存在這一悖論。

faviconfavicon
2 sources

假設

在相互保證毀滅和穩定-不穩定現象中有一個重要的假設,即所有行為人是理性的,並且行動者會因此避免完全毀滅的發生。但該假設尤其是其第二部分在現實世界中未必成立。假想某神權政治國家,其領導人相信人們死後的生活相對於現在的生活好太多,那麼出於理性的選擇,其領導人就會利用其全部權力促使劇變的發生,以便讓更多的人來到死後世界。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特定宗教信仰的聯繫被許多無神論者指出,以提醒人們注意神權社會的危險。[3]

favicon
1 sources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