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戏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秦腔發源於1807年的清代陝西,[1]是漢語中原官話關中話的戲曲曲種。秦腔特色是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象梆子聲)和亂彈,而梆子腔屬所謂四大聲腔。陝西歷史上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戲曲先後被冠稱「秦腔」,歷史更悠久的那一種在後來易名「漢調二簧」,漢調二簧與本條目的秦腔毫無關係。1966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時,全國的戲曲社廣受批鬥,秦腔大受打擊,如今殘存於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的老年人口。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0年8月9日) |
目前對秦腔的斷代的共識,源自程硯秋在1950年代實地訪談秦腔藝人而得出的結論。程硯秋寫道:「1780年前的秦腔,和1807年後的秦腔,雖然都是叫秦腔,但是並非一種秦腔,也就是說,有兩種戲劇,前後都曾盛行於西北,於是都被稱作秦腔。」[1]棗文壽基於程硯秋的證據,進一步指出「後秦腔即現今流行西北地區的梆子秦腔;而前秦腔則被當地稱作漢調二黃、土二黃」。[1]另外,有些學者昩於把幾種不同的陝西戲曲都當作是一種秦腔,而得出秦腔源自秦朝的謬論,此說的代表人是1949年王紹猷《秦腔記聞》:「秦腔形成於秦,精進於漢,昌明於唐,完整於元,成熟於明,廣播於清」。[1]
清康熙年間,陝西涇陽人張鼎望寫出《秦腔論》,此時的秦腔早已發展成熟。到乾隆年間,魏長生進京演出秦腔,轟動京師,直接影響各地梆子聲腔的形成。1912年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成立,易俗社亦成立於西安,專演秦腔,銳意改革,推出眾多新劇,並吸收京劇等劇種的方法,唱腔從高亢激昂而趨於柔和清麗。1966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時,全國的戲曲社廣受批鬥,秦腔大受打擊,如今殘存於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的老年人口。
秦腔標準語在清代確立為關中話,以西安府北郊涇陽縣、三原縣、高陵縣為準,稱「涇三高」。[2][3][4][5][6]2015年出版的《三原方言》是秦腔的正音工具書,由語言學家孫立新、三原縣教育局局長李德林(1946年三原出生)合著。[2]由於秦腔的年輕觀眾日益減少,2004年以來有提倡改以普通話的聲母韻母,但以關中話的聲調發音,也就是所謂的陝西腔普通話;[7][8]但年輕觀眾沒有增加,老觀眾又不喜。[5][3]
秦腔唱腔分歡音、苦音兩種,前者表現歡快、喜悅情緒,後者抒發悲憤、淒涼情感。板式有慢板、二六、代板、起板、尖板、滾板及花腔,其中拖腔尤富特色。主奏樂器為板胡,發音尖細而清脆。秦腔的表演樸實、粗獷、豪放,富有誇張性,「唱戲吼起來」被譽為關中八大怪之一。角色行當分為四生(老生、鬚生、小生、幼生)、六旦(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二淨(大淨、毛淨)、一丑,計十三門,又稱「十三頭網子」。
被記錄過的秦腔劇目超過10000本,居中國300多劇種之首,但因時代久遠,佚散頗多。據現在統計約3000至4000部,完整劇目不過2000多部,多取材於「列國」、「三國」、「楊家將」、「說岳」等英雄傳奇或悲劇故事,也有神話、民間故事和各種公案以及描寫中國革命時期的現代戲。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