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婆
华人民间信仰中的女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巫,又稱神婆、師婆、神嬤,即華人民間信仰中的女巫,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以替人祈福禳災、畫符施咒、占卜等為職業,聲稱可讓鬼神附身通靈。在台灣及東南亞華人社會頗為常見,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由於中國共產黨持無神論立場,常受貶抑打壓,斥為迷信。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3年12月1日) |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09年11月30日) |
新竹縣橫山鄉九讚頭裡的靈感堂是供奉
巫覡
華人民間信仰中,能使用巫術、齋肅事神明者,女性稱為巫,男性稱為
漢代初期巫術仍然普遍見於各階層,至漢武帝獨尊儒術,社會受到孔子「不語怪、力、亂、神」以及「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等觀念影響,巫不再具官方地位。至此巫覡在北方愈來愈不流行,退向南方,到了唐宋時期已退到長江流域;至20世紀,則只有嶺南較為盛行[2]。除此之外,巫術也制度化,成為道教的一部份,許多人不清楚兩者的分別。現在於廣東則稱為問覡婆,在台灣民間信仰中則演化為乩童。
女性
在中華文化圈裡的陰陽論來說,男屬陽而女屬陰,而陰性的人較容易與靈魂溝通,因此不論是巫還是靈媒多以女性擔任。師婆是三姑六婆之一,社會地位低下。
民間信仰也認為女性穢物可作為厭勝物。
註釋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