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硬碟分割區是使用分割編輯器(partition editor)在磁碟上劃分幾個邏輯部分,碟片一旦劃分成數個分割(Partition),不同類的目錄與檔案可以儲存進不同的分割。越多分割,也就有更多不同的地方,可以將檔案的性質區分得更細,按照更為細分的性質,儲存在不同的地方以管理檔案;但太多分割就成了麻煩。空間管理、存取許可與目錄搜尋的方式,依屬於安裝在分割上的檔案系統。
分割允許在一個磁碟上有多個檔案系統。有許多理由需要這麼做:
微軟視窗的標準分割區機制是建立一個分割區C:,Windows作業系統安裝在這個分割區上,應用軟體也預設安裝在這個分割區上。
對於基於UNIX的作業系統或者Linux作業系統來說,分割區系統建立了 /、/boot、/home、/var、/opt和交換分割區。這就保證了如果其中一個檔案系統損壞,其它的資料(其它的檔案系統)不受影響,這樣就減少了資料遺失。這樣做的一個缺點是將整個驅動器劃分成固定大小的小分割區,例如,一個使用者可能會填滿 /home 分割區並且用完可用硬碟空間,即使其它分割區上還有充足的空閒空間。典型的桌面系統使用另外一種約定;「/」(根目錄)分割區包含整個檔案系統。 /home 分割區獨立分割區是一個有用的操作,因為這樣允許在不破壞/home分割區資料的情況下乾淨地重新安裝(或者安裝另外一個Linux發行版)。
運行環境 | 憑證類型 | |
---|---|---|
TeraByte Unlimited's BootIt NG | (self-booting) | 共享軟體 |
cfdisk | Linux | |
Acronis' DiskDirectorSuite | ||
Microsoft's DiskPart | ||
DIY DataRecovery's DiskPatch | ||
Western Digital's Data Lifeguard Tools for Western Digital disks | Windows, DOS | 免費軟體 |
Apple's Disk Utility | Mac OS X | (內建於Mac OS X) |
Seagate's Discwizard for Seagate Disks | ||
Mandriva's DiskDrake | Linux | 開源 |
fdisk | Unix-like, DOS, OS/2 | (內建於多個操作系統) |
FIPS | ||
GNU Parted | Linux, GNU Hurd, FreeBSD, BeOS | 開源 |
GParted | (self-booting) | 開源 |
Coriolis Systems' iPartition | ||
Maxtor's Maxblast for Maxtor Disks | ||
Logical Disk Manager | Windows | (內建於Windows) |
VCOM's Partition Commander | ||
Partition Logic | DOS, Windows | 免費軟體 |
Paragon Software's Paragon Partition Manager | ||
Ranish Partition Manager | ||
Symantec's Norton PartitionMagic | DOS, Windows, OS/2 | Shrinkwrap |
QtParted | Linux | 開源 |
TestDisk | (跨平臺) | 開源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