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賓,又稱矽烯、甲矽亞基自由基[1],是一種化合物,化學式為SiH2。它是最簡單的卡賓——甲烯——的矽類似物。矽賓在氣態下是穩定的,但濃縮時會以雙分子方式迅速反應。不像可以以單線態或三重態存在的卡賓,矽賓(及其所有的衍生物)都以單線態存在。
矽烯 | |
---|---|
IUPAC名 Silylene | |
系統名 Silylidene[來源請求] | |
別名 | Hydrogen silicide(−II) Silicene |
識別 | |
CAS號 | 13825-90-6 |
PubChem | 6327230 |
ChemSpider | 4885758 |
SMILES |
|
性質 | |
化學式 | H2Si |
摩爾質量 | 30.1 g·mol−1 |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
矽賓也可以指矽賓的衍生物,其中的氫原子被其它取代基取代。[2]大多數衍生物都含有醯胺基(NR2)或烷基/芳基。[3][4]矽賓被提議為活性中間體。它們是卡賓類似物。[5]
合成和性質
矽賓通常通過聚矽烷的熱分解或光解、矽原子的反應(插入或加成)、矽烷的熱裂解或1,1-二鹵代矽烷的還原合成。長期以來,人們認為金屬矽通過矽賓中間體轉化為四價矽化合物:
- Si + Cl2 → SiCl2
- SiCl2 + Cl2 → SiCl4
類似的情況適用於Müller-Rochow合成,即氯甲烷和矽的反應。
矽賓的早期觀察涉及通過將二甲基二氯矽烷脫氯生成二甲基矽烯:[6]
- SiCl2(CH3)2 + 2 K → Si(CH3)2 + 2 KCl
在三甲基矽烷的存在下進行脫氯,證明了二甲基矽烯的形成,而被捕捉的產物是五甲基乙矽烷:
- Si(CH3)2 + HSi(CH3)3 → (CH3)2Si(H)−Si(CH3)3
一種可以在室溫下分離的N-雜環矽賓是N,N′-二叔丁基-1,3-二氮雜-2-環戊矽-4-烯-2-亞基,首次於1994年由Michael K. Denk等人描述。[7]
α-醯胺中心通過π供體穩定矽賓。二有機矽二鹵化物的脫鹵反應受到廣泛使用和開發。[8]
有關反應
在一項研究中,二苯基矽烯由丙矽烷的閃光光解產生:[9]
在這個反應中,二苯基矽烯從三矽環中擠壓出來。這個矽烯可以用520 nm的紫外光譜法觀察。它的半衰期很短,只有兩微秒。添加甲醇後,它會充當化學捕捉,二級反應速率常數為×1010 mol−1 s−1,接近於擴散控制。 1.3
參見
- 卡賓類似物
- N-雜環矽賓
- 矽烯(一類矽氫化合物),R2Si=SiR2
- 矽賓鎓離子(甲矽亞基正離子),質子化矽賓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