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格利陀人
亞洲的人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尼格利陀人(Negrito)一詞是指居住在東南亞和安達曼群島偏遠地區的幾個不同種族群體,他們一般膚色偏黑,住在叢林中,從事狩獵採集的生活型態[1]。
根據觀察到的身體相似性,尼格利陀曾被認為是由密切相關的人組成的單一群體。 然而,遺傳研究表明,它們位於東亞相關群體和巴布亞相關群體之間的一條直線上,表明它們由幾個獨立的群體組成,並顯示出遺傳異質性。 他們在很大程度上被南島人取代或吸收,或在地理上孤立的地區形成少數民族[2][3][4][5][6][7]。
歷史上,他們與當地居民進行貿易,但也經常成為奴隸制的受害者,同時也向公元 724 年以來的東南亞當地統治者和王國朝貢。
詞源
Negrito源自於西班牙語或葡萄牙語,為黑人的小稱詞,即「小黑人」。因為歐洲航海者第一次看到矮黑人時認為他們的祖先是從非洲來的。然而,這個看法已被人類學者所拋棄,因為除了深色皮膚和鬈髮外,尼格利陀人與非洲人其實沒有太多相似之處[8]。
特徵

成年男性平均身高約153.6公分,女性約142.7公分(馬來西亞的塞芒人[9]),是世界上最矮的民族之一。皮膚為暗褐色至黑色。虹膜為暗褐色。毛髮短而捲;頭髮為暗褐的黑色。深色皮膚、捲曲的頭髮和「亞洲人」(蒙古人種)面部和顱骨特徵是多樣化的內格里托部落的特徵[10]。
起源



一些研究表明,每個群體都應單獨考慮,因為遺傳證據駁斥了安達曼群島、馬來半島和菲律賓的「內格里托」群體之間特定共享血統的概念[12]。事實上,這種觀點在2013年一項工作中得到了回應,該工作得出的結論是,歸類為尼格利陀人的部落彼此之間沒有最近的共同祖先。[13]。最近的幾項研究,如Larena等人和卡爾霍夫等人。2021年,發現被歸類為尼格利陀人的各種群體存在於東亞人和巴布亞人之間。
安達曼人被發現主要是「基本東亞血統」,與當代東亞人最接近,包括古代東亞樣本,如中國北方的天元人,同時與澳大利亞人明顯不同。據估計,與東亞有關的人群和澳大拉西亞人(如巴布亞人)在公元前 58,000 年彼此分裂[14][5][15][16]。
文化
在森林中進行單純的採集和狩獵。菲律賓的矮黑人能使用火,安達曼群島的則不能。馬來西亞的塞芒人(Semang)有使用樹皮製衣的記錄,生活在山洞或以樹葉蓋住的居所。
現況
- 安達曼群島原住民
目前有4族:大安達曼人(Strait Island)、加洛瓦人、翁奇人和桑提內爾人。
安達曼群島上的矮黑人與世隔絕,拒絕與外界接觸。其中桑提內爾人的身高較其他地方的矮黑人高,平均身高約160-165公分高,不符合矮人的定義(矮於150公分)。目前估計只有少於1000人仍然生存。加洛瓦族人口250-400人。
塞芒(Semang)在馬來語是負債的奴隸。馬來亞的矮黑人,分佈於馬來半島的中央山地,被認為是馬來半島最早的住民,根據其墓葬可追溯到1萬年前。總人口估計約2000人。

菲律賓的矮黑人僅占總人口的0.003%。
分佈於菲律賓的班乃島。
- 馬尼人
分佈於泰國南部接近馬來西亞的邊界。當地在1975年到1977年是泰國政府軍和馬來亞共產黨遊擊隊的戰場,當地的原住民也遭到相當程度的波及。總人口估計約300人,其語言Tonga可能已經失傳。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