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皮埃爾·亨利·馬里·舍費爾(Pierre Henri Marie Schaeffer 法語發音:[ʃɛfɛʁ];1910年8月14日—1995年8月19日),或譯皮耶·薛菲,是一名法國作曲家、作家、工程師,電子音樂的先驅,發明了具體音樂[1]。除去音樂上的貢獻外,他還寫過一些散文、短篇小說和劇本[2][1][3]。
他被視為最具有影響力的實驗音樂、電子音樂家之一。1948年他用在巴黎地鐵錄製的聲音組合成的《地鐵練習曲》(Étude aux chemins de fer,收錄於Cinq études de bruits)是電子音樂誕生的標誌[4]:006。
他出生於南錫,父親是名小提琴演奏家,母親是名歌手[5],但他的父母並不鼓勵他學習音樂,而是希望他成為一名工程師。他1929年進入巴黎綜合理工學院,後來轉入高等電力學院,1934年畢業[1][6][7]。
1934年,他成為了一名工程師,在斯特拉斯堡工作[7][8],1935年結識伊莉莎白·施密特(Elisabeth Schmitt),同年二人結婚,婚後育有一女[7]。婚後他搬到巴黎,1936年進入一家法國無線電臺(Radiodiffusion Française)工作[6]。在巴黎,他開始研究音樂。[6]
1942年,他創辦了電子音樂工作室Studio d' Essai(後來的Club d'Essai),並錄製了他的第一部作品。1951年,他在法國廣播電台又創辦了一個工作室(Groupe de Recherche de Musique Concrèt,GRMC),開始使用磁帶錄音。1952年,他寫就了《尋找具體音樂》(In Search of a Concrete Music)一書。1958年,他和呂克·費拉利、貝爾納·馬什創立了法國國家視聽研究院電子音樂研究中心(INA-GRM)。1968年至1980年之間,他主要負責教學工作,在巴黎音樂學院擔任客座教授。[4]:007
1988年亞美尼亞大地震發生後,他隨488人的法國救援隊前往列寧納坎救助傷者[9],1995年去世。
他曾在法國期刊《音樂評論》(Revue Musicale)上發表過文章,出版過《電影的非視覺元素》(The Non-Visual Element of Films,1946)、《世俗遊戲》(Secular Games,1946,劇本)、《克洛塔爾·尼可》(Chlothar Nicole,1938,短篇小說)等。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