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韓裔美國錄像藝術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南準(韓語:백남준,Nam June Paik;1932年7月20日—2006年1月29日),韓裔美國藝術家。他運用多種不同媒介,並被認為是影像藝術的開創者。[1][2] 他也被認為是第一個用「電子高速公路」("electronic super highway")一詞來描述電子通信的未來的人。[3]
1932年白南準生於日治朝鮮的京城府(現首爾),是家中五名子女中最小的一個。他的父親(2012年被曝曾是一名親日派,勾結當時占領朝鮮的日本政府)擁有一家大型紡織廠。他長大時,曾學習古典音樂鋼琴彈奏。1949年因韓戰隨家人逃離朝鮮半島,在香港讀完高中後,1950年代到東京大學學習音樂史藝術史和哲學。1956年,白南準於東京大學畢業,獲得美學學士學位,他的畢業論文研究了作曲家阿諾德·勛伯格。同年赴聯邦德國慕尼黑大學就讀,跟隨 格奧吉亞底斯學習音樂史。[4]在德國期間,他結識美國前衛藝術家約翰·凱奇,作曲家卡爾海因茨·施托克豪森,觀念藝術家莎朗.葛瑞斯,以及喬治·馬修納斯,約瑟夫·博伊斯和沃爾夫·福斯特爾。他自1962年起是實驗藝術運動激浪派的一員。[5][6]
在德期間,白南準開始參與激浪派,一種受新達達主義影響的藝術運動。激浪派藝術靈感來源於作曲家約翰·凱奇以及他在音樂中對日常聲音和噪音的運用。 1963年,德國烏波塔(Wuppertal)的帕納斯藝廊(Galerie Parnass)舉辦了他的首個個展,名為音樂-電子電視展覽(EXPosition of music-ELectronic television)[7]。在展覽中,他將電視機散落地布置在畫廊各處,並用磁鐵來扭曲電視機的影像。[8][9]
約翰·凱奇建議白南準研究東方音樂和東方宗教。1963-64年間,工程師 Hideo Uchida 和 Shuya Abe 向白南準演示了如何干涉彩色電視機里電子的流動,他們合作發明了 Abe-Paik 視頻合成器(Abe-Paik video synthesizer),並成為白南準此後涉及電視機的作品中的一個關鍵元素。 [10]
1964年,白南準移居紐約,並開始與大提琴演奏家夏洛特·摩爾曼(Charlotte Moorman)合作以整合他的影像、音樂及行為藝術。[11] 白南準在接下來的數年中與摩爾曼合作了許多有名的作品和表演,著名的有「Opera Sextronique」(1967)、「電視大提琴(TV Cello)」(1971)、「為了活體雕塑的電視胸罩(TV Bra for living sculpture)」(1969)。在「電視大提琴」中,兩人將電視機堆疊成一台大提琴的形狀。當摩爾曼「演奏」由電視組成的「大提琴」時,電視上出現她和其他大提琴手演奏大提琴的圖像。
1965年,白南準在購買了一台索尼TCV-2010。TCV-2010是世界上第一台消費級的錄影設備。白南準用這台錄影機拍攝電視廣播節目,並在此過程中操縱、控制節目的質量以及錄影磁帶本身。 1967年,索尼發布了首台由可攜式電源和手持攝像機組成的可攜帶錄影設備 Portapak。Portapak 讓白南準得以一邊移動一邊拍攝錄影。[12][13][14]
1984年白南準創作了他極其著名的作品之一「早安,奧維爾先生(Good_Morning, Mr. Orwell)」。
1998年獲得京都獎。
1996年他罹患腦血栓,仍堅持創作,甚至在九一一事件後仍不斷推出作品。[15]白南準的電視裝置作品具有高度的雕塑性,著名的作品有《全球林》(1973)、《電視花園》(TV Garden)(1974)、《雙向拱》(1985)等。[1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