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層學、古生物學、地質學和地球生物學中,界(erathem)是在地質年代中某一「代」的相應時間跨度內沉積的地層總單位。
對應在宇中的界 | ||
一、顯生宇中的界[1][2] | ||
地質代 | 跨越時間 | 備註: |
新生代 | 許多設置有GSSP定標 | |
中生代 | 許多設置有GSSP定標 | |
古生代 | 大部分設置GSSP定標 | |
二、元古宇中的界 5.42 (+/- 0.01)–25億年前[1][2] | ||
新元古代 | 少數設置GSSP定標 | |
中元古代 | 全部設置GSSP定標 | |
古元古代 | 設置GSSP定標 | |
三、太古宇中的界 大於25–36億年前 岩石年齡超過25-36億年[1][2] | ||
新太古代 | (僅GSSA參考點) | |
中太古代 | ||
古太古代 | ||
始太古代 | 地殼凝固時間 約在38億年前[3] | |
注:因構造活動對地殼的改變,年齡超過25億年的岩石很罕。 |
因此,它可用作年代地層的時間單位,勾勒出一個大跨度的期間,小於「宇」,但大於後續依次更小和更精細的劃分(系、統和階)。到35億年前,地球上已經發展出了簡單的生命(澳大利亞已知最古老的微生物化石可追溯到該年代)[3] 。當時的大氣層為有毒氣體和有毒氣體混合物(甲烷、氨、硫化合物等[3],一種缺乏大量游離氧化合物的所謂「還原性大氣」[4])。
一些簡單的有機體,藍藻統治了仍在冷卻的地球近1億年[3],並逐漸將大氣轉變為含有游離氧的氣體。這些變化,連同構造活動在岩石記錄中留下了化學痕跡(紅層的形成等)和其他物理線索(磁場方向、地層形成因素),正是這些變化以及後來更豐富的化石記錄,被專家們用來劃分地球歷史早期各個學科的時代。
「界」在實際應用中並不被常用,雖然它是「宇」的細分,並且它本身也被細分為系,但測年專家們在評估地層時,更傾向於使用解析度更精細的更小時間跨度。
「界」的名稱與所對應的「代」相同(英文名稱拼寫)。
類似地,元古宇從最年輕到最古老劃分為:
另請查看
- 歐洲新近紀哺乳動物
- 地質年代
- 紐西蘭地質年代
- 北美陸生哺乳動物時代
- 動物區系(動物)
- 典型區域
備註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