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棒球中,界外球是一個被打擊出去而不是擦棒被捕球,且符合下列情況:
- 在本壘和一壘,或是本壘和三壘之間停止在界外區域地面
- 彈跳經過一壘或三壘的界外區域
- 第一次落在一壘或三壘後方的界外區域
- 第一次接觸到裁判、選手,或在界外地面上的任何外來物體
- 飛越穿過界外地面後的比賽場地
當任何界外或界內球在飛行狀態(in flight)被接殺,打擊者即出局。否則,當擊出球變成一個界外球,該球變成死球,所有的跑者必須回到他們於投球時間的壘上,且打者繼續打擊,好球數量加一;當打擊者已有兩好球時,打出界外,好球數不增加。但如果打擊者在二好球後以短打擊出界外球,打者就會被判出局,記錄時記為三振。
當打者擊出界外飛球被接殺宣告為出局時如壘上有跑者,則跑者得比照界內飛球先踏回原壘位,於野手手套碰觸到球後嘗試進壘。
在不同的情況,界外球可能被視為投球或揮棒的正面或負面結果。當沒有或是一個好球時,一個界外球數會變成一次好球,有利於投手。然而,一個界外球可能顯露出打者他已經抓準投球的節奏,在下一個這樣的投球,只需要對於他的揮棒位置作調整。在兩打擊後的界外球對於打者而言一般是有利的,因為他因此避免掉擊打這個可能有難度的投球。且在兩好球後的界外球也會增加投手的投球數,增加他的疲勞,因而提供了進攻方的小優勢。
外部連結
- (英文)A new angle on throw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擲界外球的物理學研究論文
- 界外球在台灣棒球維基館上的頁面(繁體中文)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