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珍妃(1876年2月27日—1900年8月15日),諡恪順皇貴妃他他拉氏滿洲鑲紅旗人。清朝光緒帝嬪妃。光緒帝溫靖皇貴妃之胞妹。1889年入宮被封為珍嬪。

快速預覽 恪順皇貴妃, 主君 ...
恪順皇貴妃
光緒帝妃
主君光緒帝
他他拉氏
封號
位號珍嬪→珍妃→珍貴人→珍妃→珍貴妃(追贈)→恪順皇貴妃(追封)
旗籍滿洲鑲紅旗
出生光緒二年二月初三日
(1876-02-27)1876年2月27日
 大清
婚年光緒十五年
1889年
婚姻名份妾室
逝世光緒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七日
1900年8月15日(1900歲—08—15)(24歲)
 大清直隸省順天府紫禁城
諡號恪順
墳墓崇陵妃園寢
親屬
父親禮部侍郎長敘
母親趙氏
德宗景皇帝載湉
夫之父醇賢親王奕譞
夫之母醇賢親王嫡福晉
夫之元配孝定景皇后葉赫那拉氏
夫之側室溫靖皇貴妃他他拉氏
兄弟志錡
姊妹溫靖皇貴妃他他拉氏
同胞兄弟志銳
同胞姊妹溫靖皇貴妃他他拉氏
關閉

珍妃是光緒帝后宮中最受寵的嬪妃,但她於戊戌政變後被軟禁,並在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占領北京前夕逝世,一說是被慈禧太后強迫投入井中而死。

生平

光緒二年二月初三日出生[1],生母侍妾趙氏。

按照清代挑選八旗秀女的年屆來計算,本應在光緒二年、光緒五年、 光緒八年和光緒十一年挑選外八旗秀女,這四場外八旗選秀最終都沒有舉行,直到光緒十一年,宮內才傳出懿旨,要在光緒十二年舉行外八旗選秀[2]。這場外八旗選秀持續到光緒十四年才正式結束,過程中進行了數次挑選[2]。光緒十二年二月十九日,進行第一次挑選,備選秀女總共有九十三名,其中三十六名被記名,包括日後的孝定景皇后瑾妃;同年八月二十一日,進行第二次挑選,記名秀女從三十六名減至十四名;光緒十三年二月十七日,進行第三次挑選,二十五名新及歲秀女中的十五名被記名,包括日後的珍妃;光緒十四年九月二十四日,之前被記名的二十九名秀女以及兩名地方官之女,進行挑選,最終有十五名秀女被記名;同年十月初五日,十五名記名秀女入宮,進行最終遴選[2]。當日,副都統桂祥之二十一歲女葉赫那拉氏被指立為皇后,原任侍郎長敘之十五歲女他他喇氏被封為瑾嬪,而原任侍郎長敘之十三歲女他他喇氏則被封為珍嬪[3][4]

光緒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壽西宮麗皇貴太妃位下官女子二名、壽三所玟貴妃位下官女子三名、壽三所璷妃位下官女子一名,被調配到景仁宮,預備服侍即將入宮的珍嬪[5];正月二十六日清晨,瑾嬪、珍嬪正式入宮;二月十八日,行瑾嬪、珍嬪冊封禮。

珍嬪入宮後多病。光緒十五年四月二十六日,珍嬪「肝經有熱,肺胃痰飲,挾以寒火郁遏」,以致「胸悶咳嗽,咯之不爽」,有學者認為她患有勞嗽之症,可能是因為被患有多系統結核病的光緒帝傳染所引致的[6],直至十二月十九日,珍嬪「瘟熱漸退,表涼漸解,身疼頭痛輕減,肝胃火郁未消」,但是仍然「時或薰蒸」,以致「咽喉腫,而嚥之作疼」,並且「胸滿懶食,腹膨作脹,榮分過期未行」[7]

得寵與獲罪

光緒大婚之後,皇后逐漸失寵,而瑾妃性情忠厚,不懂巴結人,與皇后走得很近,似乎同病相憐,與光緒相處漠漠。

珍妃生性乖巧,頗有心思,善解人意,聰明才智;工翰墨擅奕棋,於是珍妃憑借才智,深受光緒皇帝寵愛,日侍皇帝左右,加之珍妃工翰墨、會下棋,與光緒皇帝共食飲、共玩樂,「德宗尤寵愛之」,而與隆裕皇后不甚親睦。

根據史料記載珍妃曾懷孕,但在1894年10月28日懷孕約三個月的時候,她和慈禧太后的關係變得更加惡化。慈禧明知珍妃已懷孕,卻還對珍妃罰以「褫衣廷杖」重刑,導致小產。後來珍妃又得了婦科病,再也沒有懷孕[8]

珍妃入宮時,照片技術已傳入中國,但在當時相機被認為是污巧之物,會取人魂魄,致使人損壽;然而珍妃深受西洋之學影響,托人買來照相機,在景仁宮養心殿拍照,成為清宮后妃中最早照相的嬪妃。

珍妃因年幼而最活潑,又聰明伶俐,思想較為開通,性格也很開朗。珍妃了解光緒皇帝沒有拍照過,所以在紫禁城為光緒皇帝拍照,但光緒帝之照片最後還是被慈禧所銷毀。

慈禧太后最初喜歡珍妃,認為珍妃聰明漂亮、乖巧伶俐、活潑機敏又知書達理,慈禧甚至經常要珍妃幫自己批閱奏章,而珍妃心靈手巧,為慈禧批答也百無一失。慈禧又聽說珍妃寫了一手好字,寫字畫畫的技藝提高得極快,挑剔的慈禧也常誇獎她,便常要她寫福、祿、壽、喜的擘窠大字,作為慈禧賞賜大臣的禮物。珍妃性喜丹青,又可兩手各執一枝筆,同時寫出娟秀的梅花篆字,慈禧還特地叫宮中的女畫師繆素筠教她繪畫花卉。

據傳,珍妃為了方便與光緒皇帝伴讀,會女扮男裝,穿戴男子的冠服。

根據清朝制度,妃子例銀每年300兩,嬪為200兩。根據珍妃開支檔案[9],於光緒二十三年及二十四年分別用銀1,440兩及1,012兩,扣除例銀及賞銀,兩年各虧空670兩左右。

對日甲午戰爭時,支持光緒皇帝的文廷式志銳與對日持妥協態度的李鴻章極度不和;李鴻章授意心腹楊崇伊向慈禧參奏,誣陷珍妃干政與覬覦後位。[來源請求] 也因此文廷式被革職,志銳被貶為烏里雅蘇台參讚大臣。珍妃曾賣官[10]胡思敬的《國聞備乘》記載:「魯伯陽進四萬金於珍妃,珍妃言於德宗,遂簡放上海道」。 慈禧曾當面拷問珍妃,並從其宮中搜獲記有其賣官收入的帳本。

光緒二十年十月,珍妃所居的景仁宮的八品官職首領史志祿,因錯差務而被革職,發配吳甸五年;景仁宮太監高萬枝在外招搖、干預公事,考慮到其不法情節較重,而被處死[11]。十月二十九日,慈禧太后頒懿旨,指出本朝家法嚴明,後宮妃嬪從不准干預朝政。瑾妃和珍妃從前賢良謹慎,所以被薦舉晉封為妃,但是她們「近來習尚浮華,屢有乞請之事」,於是貶瑾妃、珍妃為瑾貴人、珍貴人,以示薄懲[12]。同日,珍貴人位下有兩位官女子退出宮[13]。十一月初一日,慈禧太后下達兩道懿旨。第一道懿旨指出瑾貴人和珍貴人被恩准在上殿當差隨侍,但是要她們謹言慎行,改過自新。平日的裝飾和衣服都要按照宮內的規矩穿戴,所有使用的物件都不准違例。除了遇年節時,允許兩人照例向光緒帝呈遞食物以外,其餘時候都不能私自向光緒帝呈遞新巧稀奇的物件及穿戴等項。如果瑾貴人和珍貴人不遵守這些規則,一定會受到重責。第二道懿旨則指出皇后有統轄六宮之責。若妃嬪不遵家法,如在皇帝前干預國政、顛倒是非,皇后應嚴加訪查,從重懲辦,決不寬貸[14]

光緒二十一年十月十五日,慈禧太后頒懿旨:「加恩瑾貴人賞還瑾妃,珍貴人賞還珍妃」;同年十一月十二日,行瑾妃、珍妃冊封禮[15]

光緒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珍妃位下有一名官女子因病退出宮[16],使珍妃身邊僅餘下五名官女子,此空缺直到光緒二十四年二月二十日才進行填補[17]

光緒二十四年,珍妃已經移居永和宮,與其姐瑾妃同居,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永和宮珍妃位下有三位官女子(即蘇拉七十兒之女大妞、蘇拉常得之女大妞、蘇拉福壽之女二妞)同時「因病退出宮」[18],使珍妃身邊僅餘下三位官女子,之後再無填補此三人的空缺。

总结
视角

沉井與後事

Thumb
珍妃井
Thumb
清崇陵妃園寢,右側為珍妃墓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初六日,珍妃位下僅餘的三名官女子(即蘇拉林銑之女三妞、蘇拉廣連之女大妞、蘇拉長興之女二妞)被撥給永和宮瑾妃當差[19],使珍妃身邊沒有任何官女子服侍她。同年七月二十日,八國聯軍進攻北京。七月二十一日辰時,光緒帝、慈禧太后等人出宮避難,當時珍妃已經墜井身亡。

惲毓鼎在其《崇陵傳信錄》裡這樣寫道——

七月二十日,英軍陷京師。翌日,聯軍繼之。兩宮黎明倉皇乘民車出德勝門。甫出門,白旗遍城上矣。太后御夏衣,挽便髻,上御青綢衫,皇后及大阿哥隨行,妃嬪罕從者。瀕行,太后命崔閹自三所出珍妃(三所在景遠門外),推墮井中。初,珍妃聰慧,得上心。幼時讀書家中,江西文廷式為之師,頗通文史。廷式以庚寅第三人及第,妃屢為上道之。甲午大考翰詹,上手廷式卷授閱卷大臣,拔置第一,擢侍讀學士,充日講官。廷侍感奮,驟言事。遼東敗聞亟,廷式合朝臣聯銜上疏,請起恭親王主軍國事。太后素不善恭王所為,上力請而用之。內監或構蜚語,譖妃干預外廷事,太后怒杖之,囚三所,僅通飲食。妃兄禮部侍郎志銳謫烏里雅蘇臺,上由是悒悒寡歡。聯軍入,日本軍護禁城,內廷晏然,乃出妃屍於井。淺葬京西田村。朱學士祖謀、王給諫鵬遠賦《落葉詞》以紀其事。余亦賦詩云:「金井一葉墮,淒涼瑤殿旁。殘枝未零落,映日有輝光。溝水空流恨,霓裳與斷腸。何如澤畔草,猶得宿鴛鴦。」

王照在其《方家園雜詠紀事》裡如此寫道[20]——

外兵逼京,太后將奔。先命諸閹擲珍妃於井中。諸閹皆不敢行。二總管崔玉貴曰:都是松小子嗨。我去。於是玉貴拉珍妃赴井口。珍妃跪地,求一見老佛爺之面而死。玉貴曰:靡那些說的。一腳踢之入井。又下以石。辛丑迴鑾後,始知之。惟懸妃之舊帳於密室,不時徘徊帳前飲泣而已。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初四日,珍妃安葬在恩濟莊過營地一座;十一月二十八日未時,光緒帝、慈禧太后等人回鑾至紫禁城;十一月二十九日,慈禧太后頒懿旨,指出「上年京師之變,倉猝之中,珍妃扈從不及,即於宮內殉難」,追贈珍妃為珍貴妃[21]。同年十二月初三日,瑾妃位下的五名官女子,包括曾經服侍珍妃的三名官女子,被調配到鐘粹宮當差,服侍皇后[22]。光緒二十八年正月初四日,一名剛從瑾妃處調配到鐘粹宮服侍皇后的官女子「失腳落井」去世[23];正月初九日,兩名曾經服侍過珍妃的鐘粹宮官女子(即蘇拉長興之女二妞、蘇拉廣連之女大妞)同時因笨退出宮[24];二月初十日,一名曾經服侍過珍妃的鐘粹宮官女子(即蘇拉林銑之女三妞)因笨退出宮[25],自此宮內再沒有服侍過珍妃的宮女。

民國二年(1913年)三月初二日巳時,珍貴妃金棺從恩濟莊塋地的地宮中起出;三月初三日辰時,珍貴妃金棺自恩濟莊奉移,運至西陵梁格莊行宮東院正殿暫安[26];十一月十三日,端康皇貴妃到梁格莊行宮,在光緒帝和孝定景皇后的梓宮前舉哀行禮,然後到珍貴妃金棺前奠酒;十一月十四日,端康皇貴妃到泰陵昌陵慕陵奠酒,然後到珍貴妃金棺前奠酒;十一月十六日,即光緒帝孝定景皇后入葬崇陵當日,珍貴妃金棺於卯正三刻移出梁格莊行宮,並且在午正三刻到達崇陵妃園寢,安奉在蘆殿內,端康皇貴妃到珍貴妃金棺前奠酒,同日申時,珍貴妃金棺奉安在崇陵妃園寢的西寶圈[27]

民國十年(1921年)三月,追封珍貴妃為恪順皇貴妃。

相片爭議

Thumb
1930年《故宮周刊》所發表的「珍妃」照片,實際為婉容的祖母
Thumb
名妓黃雲仙照片,曾長期被誤認為珍妃肖像

與丈夫光緒帝類似,關於她的相片亦有爭議。故宮博物院在1930年、1960年分別公布過兩張珍妃相片,照片中女子相貌相差甚遠。1930年在《故宮周刊》「珍妃專號」發布珍妃照片。轉述75歲的劉姓宮女回憶,稱此照片為光緒二十一、二十二年(1895年、1896年)在南海拍攝。前清宮太監禁唐冠卿、陳紫田認為並非珍妃。2013年,第一張「珍妃」照片的女子後代公開家族照片,最終確定她為婉容的祖母[28][29]

1960年《故宮博物院院刊》刊出第二張珍妃照片,照片上半部有「貞貴妃肖像」五個字。經兩位前清太監指認為珍妃。1990年代,故宮博物院出版的《故宮舊藏人物照片集》(1990年)和《故宮珍藏人物照片薈萃》(1994年)展示沒有「貞貴妃肖像」五字的珍妃照片版本。

2021年3月,歷史影像學者徐家寧在成都講座中談及此照片。他指原版照片上的「貞貴妃肖像」五個字通常是暗房合成,說明照片底片採用明膠銀鹽紙基工藝處理。這種工藝直到1910年代末才開始在中國流行。他亦指珍妃額前極短的劉海,是1900年代從娼妓傳出的一種時髦髮型——「滿天星」[30]

1910年出版的畫冊《海上驚鴻影》已經收錄了1960年版的珍妃照片。事實上,這張照片上的人物是北京名妓黃雲仙,她後來又改花名為「湘雲」。有關黃雲仙人生的記載極少,一說於1918年時贖身為民[31]。現今不能斷言珍妃是否有留存於世的照片。

家庭

  • 祖先額爾古岱
    • 天祖父五達色,天祖母伊爾根覺羅氏
      • 高祖父全保,高祖母李佳氏
        • 曾祖父薩郎阿,曾祖母李氏
          • 祖父裕泰,祖母瓜爾佳氏,三女嫁博爾濟吉特恭鏜,婉容嫡母博爾濟吉特氏之親祖父母
            • 父長敘,元配愛新覺羅寶興之女,繼配惠親王愛新覺羅綿愉之女(嘉慶帝孫女),三配愛新覺羅載齡之嫡女(載齡即康熙帝榮妃馬佳氏之子允祉五世孫,載齡元配為道光帝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姐妹,此愛新覺羅氏是孝靜成皇后的外甥女,她可能生有一女嫁回愛新覺羅宗室),生母妾趙氏

文藝作品

更多資訊 作品, 演員 ...
作品 演員
粵劇光緒皇夜祭珍妃 主演:梁無相余麗珍
粵劇清宮恨史 主演:薛覺先紅線女馬師曾鳳凰女
京劇《珍妃》 主演:張君秋劉雪濤
關閉
更多資訊 作品, 作家 ...
作品 作家
小說《千古絕戀》 楊力
小說珍妃の井戸》(珍妃井) 日本作家淺田次郎
關閉

影視形象

注釋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