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
中国商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健林(1954年10月24日—),原名王建林[2],四川蒼溪人[3],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家,中共黨員,中國大陸前首富,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遼寧大學校友,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及第十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此外,王健林還擔任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和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4]。
此條目內容自相矛盾。 (2022年1月28日) |
人物生平
王健林,1954年10月24日出生於四川省綿陽專區第二人民醫院[5],父親王義全曾是參加過長征的中國工農紅軍紅四方面軍成員,曾任大金縣森林工業局副局長,四川省林業學校(現四川農業大學都江堰校區)革委會副主任、副校長兼黨總支副書記。[6][7]4歲時,因父親參與組建大金森林工業局,隨家人遷往大金縣(後改名金川縣)。王健林入讀金川縣東方紅小學,後進入金川中學。1969年在森工局內部招收職工子女時,他輟學成為營林處的職工,工作1年多後1970年底在祖籍地蒼溪以「上山下鄉青年」名義參軍,並改名王健林。[2]
入伍到集安縣的吉林省軍區邊防某團[8],編入團直特務連偵察班當兵。入伍8年後的1978年,晉升為排長,並進入大連陸軍學院學習。校內就讀期間,他多次對部隊的教材提出質疑,部分質疑內容更被修正至教材內容之內。1979年8月王健林畢業,留在學院的大隊當參謀,後被調到學院的宣傳處任職幹事,負責動員學院的軍士報考黨政專修班。[2]1983年王健林就讀遼寧大學黨政專修班,1986年畢業獲得經濟管理專業的學位。
1986年,王建林畢業後調任陸軍學院管理處任副處長,屬副團職幹部。1986年在百萬大裁軍的大背景下, 王健林轉業任大連市西崗區人民政府辦公室主任(或副主任)[9]。1988年時任西崗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的王健林開始嘗試進入政府下屬企業,他選擇了負債纍纍的西崗區房屋開發公司,當時政府稱誰把欠下的貸款還了,這個公司就給誰。由於當時政府限制指標,於是他跟時任大連某國有公司總經理的老戰友商議,取得指標,又找到某銀行支行行長的老戰友獲得貸款,在棚戶區改造項目賺了第一筆錢。1992年8月成立大連萬達房地產集團公司。[2]
2002年,萬達開始涉足商業地產,經營與沃爾瑪和紅星美凱龍的合作項目,建成長春萬達廣場。商鋪出售後由於經驗不足沒有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引發店鋪業主的反對。王健林在董事會上道歉,並由此組建部門專門負責幫助商鋪業主招商引資。[2]
2005年,萬達進行二次機構改革,將商業、住宅兩大公司合為一家公司——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確立商業地產為萬達核心支柱產業。
2012年,萬達26億美元併購全球第二大影院公司——美國AMC,這是中國民營企業在美國最大一起企業併購,也是中國文化產業最大的海外併購。同年底,萬達成立萬達文化產業集團。萬達文化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文化企業,註冊資金50億元,資產310億元,2016年收入641億元,已進入電影院線、影視製作、舞台演藝、電影科技娛樂、主題公園、連鎖娛樂、報刊傳媒、字畫收藏、文化旅遊區等10個行業。
2016年4月21日,美國《時代》雜誌公布了「2016年時代100大最有影響力人物榜」,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入選該榜「巨人」類別。同年11月獲《福布斯》終身成就獎,為華人企業家首位。
2017年7月19日萬達集團,融創中國及富力地產在北京召開合作發布會,公告出售資產細節。其中,富力地產以199.06億人民幣收購萬達集團旗下76家酒店項目全部股權及煙臺萬達文華酒店70%權益,77家酒店資產淨值預期為不少於331.76億元,包括兩間未開業酒店的估計成本,擁有總建築面積約為328.6萬平方米及合共23202間客房,融創中國以438.44億人民幣收購13個總建築面積約5897萬平方米的萬達文化旅遊項目的91%股權轉,並承擔現有全部貸款約454億人民幣。[10]
2017年8月,有中文媒體報道指王健林的房地產帝國早就成為「負資產」,「這幾年加快將資本轉移海外,並將龐大債務留給中國國內銀行,等於是『坑國家或者納稅人』」[11][12]。同月28日,媒體報道王健林遭限制出境,全家搭私人飛機赴英國被扣留,在機場與官員談話數小時後被釋放。此報道被萬達集團否認,但已造成萬達酒店發展股價重挫,一度跌逾10%[13][14][15],萬達集團揚言提告誹謗[16]。
2018年7月,萬達集團宣布繼續捐資5億元開啟丹寨旅遊小鎮的二期規劃建設。[17]
2020年,由於冠狀病毒大流行,其房地產和影視事業都急劇下降,他亦跌出了富豪榜。福布斯以其140億美元的淨資產,將他排在2020年中國最富有的億萬富翁榜的前十名之外[18]。自2020年1月13日在萬達年會後,王健林數月不曾公開露面[19]。2020年4月份,AMC院線因付不起租金被傳破產,王健林債務缺口高達4,000億元人民幣的報道甚囂塵上。萬達同時公布萬達電影2019年虧損47億元人民幣,萬達酒店2019年虧損1.5億港元[20]。
2021年5月中旬,王健林家族向外放風聲稱已出清持有的AMC股權。然而,AMC股價隨即一路暴漲。外界普遍認為此舉又是王健林對外釋放的一個「煙幕彈」,目的是為其大規模轉移「問題財富」掩人耳目。
2013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王建林以淨資產860億人民幣首次成為中國大陸首富[21]。
2013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王建林以242億美元的財富成為中國大陸首富,全球排名第29名[22]。
2015瀚亞資本·胡潤全球華人富豪榜,王健林以2600億人民幣的財富取代李嘉誠成全球華人首富[23]。
2016胡潤全球富豪榜,王健林家族以1700億成為中國首富。
2013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王健林以313億美元資產,於全球排行榜中排名第十八位,並於華人2017年年度華人富豪榜獲得第一名。
2019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王健林以226億美元資產,於全球排行榜中排名第三十六位。[24]
2022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榜,王健林以74億美元的財富位列中國內地第39名。[25]
社會活動
王健林在西崗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做副主任時,妻子林寧是西崗區體委的工作人員。1990年代,王健林找大連市體委商談,在體育場附近蓋樓房的項目,並表示願意贊助大連足球隊400萬元。其後房地產項目雖然中止,他依然捐贈400萬。後來得以接手足球隊,成立大連萬達足球俱樂部。他通過資金及房屋等的贊助支持球隊,每次比賽親自到場觀看。甚至球員與教練發生衝突,他都親自與市政府協調,讓市政府派員去與足協交流。[26]1999年12月24日,王健林將足球俱樂部與足球基地等資產,以對方支付5,000萬元現金及承擔萬達在中國建設銀行的7,000萬元貸款的代價賣給大連實德集團。[2]
2011年7月3日,王健林在北京理工大學舉行的「中國足球希望之星隊赴歐洲留學啟動暨中國足球協會與大連萬達集團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宣布:萬達集團三年至少出資5億元人民幣,全面支援中國足球振興[27]。2014年,萬達投資15億對丹寨進行定向扶貧。打造丹寨旅遊小鎮、職業技術學院並成立專項基金。項目於2017年7月開業。[28] 2017年8月,萬達向九寨溝地震捐款一千萬元。[29]
家庭成員
妻子林寧,林氏投資集團董事長,涉及建築裝修裝潢業、餐飲娛樂業、對外經濟貿易業等,2018年8月退出了萬達董事會。
人物軼事
王健林於2015年10月在「哈佛公開課」上發表演講時,講到2009年8月萬達集團旗下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委託私募時,齊橋橋和鄧家貴(習近平的姐姐及姐夫)控股的北京秦川大地投資有限公司以公平條件入股,而2014年12月萬達商業在香港上市前又將萬達商業全部股票轉讓,並對此評價說:「投資熬了六年,眼看可以賺大錢而不賺。其實這件事證明的不是腐敗,恰恰證明習近平主席治國嚴,治家更嚴。」[30] 王健林顯然是希望藉此番話抬升習近平的形象,但卻從側面證實了紐約時報此前的報道。紐約時報的那篇報道說,齊橋橋也是中共「太子黨」中一員,她曾在政府和軍隊中擔任多個職位,後來才下海經商。2009年時,齊已經是一位非常有實力的投資者,當時習近平是中國國家副主席,被外界一致認為將成為中國下一位最高領導人。 王健林的此番講話也證實,齊橋橋和鄧家貴的確曾在習近平在中共黨內掀起一輪聲勢浩大的反腐運動期間將手中的萬達商業股份拋售。紐約時報的報道說,不清楚拋售的動機,但當習近平把反腐矛頭對準成千上萬官員時,「拋售動作降低了他在政治上受到衝擊的可能性。」美國之音曾採訪過撰寫這篇報道的紐約時報記者傅才德(Michael Forsythe)。傅才德對美國之音說,2013年10月份,齊橋橋就把她在秦川大地的股份轉讓給了一個名叫徐再生的人。但徐再生實際上是齊橋橋的一個職員,到2013年已經跟齊橋橋夫婦工作了13年。[31]
2016年8月底,王健林接受由陳魯豫主持的《魯豫大咖一日行》節目的採訪時,在講述很多學生一上來就說「我要當首富」後,耐心教導說:「先定一個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在此之後,「小目標」迅速成為了網絡熱詞[32]。在2016年漢語盤點中,該詞被當選為年度國內詞[33]。
2016年11月,王健林在萬達商學院上課講起當年太原街萬達廣場經營問題。王健林在課上表示「萬達曾經即使賠了10億多,依然堅持誠信經營,這比海爾家砸幾個冰箱,不知偉大到哪裡去了」。此話傳出後,隨即成為網絡熱門話題,但海爾官方微博發表微博表示「不服」。而大批民營企業官方微博也轉發了海爾官方微博的微博表態[34]。
2017年1月,王健林在出席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企業家講堂發表演講時,表示「什麼清華北大,都不如膽子大」。這一金句傳出後在網絡上爆紅[35]。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