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國家國協(CIS),簡稱獨立國協,是歐亞大陸的一個區域性政府間國際組織,於1991年蘇聯解體後成立的,是蘇聯的合法繼承者。獨立國協總面積為20368759平方公里,估計人口為239796010。獨立國協鼓勵在經濟、政治和軍事上的合作,並在貿易、金融、法律和安全協調領域擁有一定的權力,包括預防和打擊跨境犯罪等。
獨立國家國協 Содружество Независимых Государств | |
---|---|
行政中心 | 明斯克 |
最大城市 | 莫斯科 |
工作語言 | 俄語 |
成員 | |
政府 | 邦聯 |
• 秘書長 | 謝爾蓋·列別捷夫 |
成立 | 1991年12月8日 |
• 集體安全條約組織 | 1992年5月15日 |
• 自由貿易協議(CISFTA)簽署 | 2011年10月18日[1] |
• CISFTA建立 | 2012年9月20日[2] |
面積 | |
• 總計 | 20,996,932平方公里 |
人口 | |
• 2008年估計 | 276,917,629 |
• 密度 | 12.53/平方公里 |
GDP(PPP) | 2007年估計 |
• 總計 | $29,069.44億 |
• 人均 | $10,498 |
GDP(國際匯率) | 2013年估計 |
• 總計 | $28,088.44億 |
• 人均 | $10,113 |
貨幣 |
關聯國 |
時區 | UTC+2至+12 |
行駛方位 | 靠右行駛 |
隨著蘇聯的解體,白俄羅斯、俄羅斯和烏克蘭於1991年12月8日簽署《別洛韋日協議》,宣布蘇聯不復存在,並由獨立國協取而代之。12月21日簽署《阿拉木圖宣言》,但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決定不參加。2008年俄格戰爭後喬治亞退出了獨立國協。烏克蘭於2018年正式終止了對獨立國協的參與,在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後,烏克蘭已於2014年停止參與該組織。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摩爾多瓦表示有意逐步退出獨立國協體制框架。[3][4][5][6][7]
獨立國協九個成員國中有八個參加了獨立國協自由貿易區。獨立國協有三個組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歐亞經濟聯盟(以及下屬機構歐亞關稅同盟和歐亞經濟空間);以及俄白聯盟國。第一個和第二個是軍事和經濟聯盟,第三個旨在建立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國家聯盟,擁有共同的政府和貨幣。
歷史和結構
獨立國協作為一個共享的俄語社會、文化和經濟空間,起源於俄羅斯帝國,俄羅斯帝國在1917年二月革命後被俄羅斯共和國取代。十月革命後,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隨著1922年《蘇聯成立條約》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宣言》的簽訂,與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一起成為蘇聯的主要共和國。
1991年3月,在1987年蘇聯經濟改革和政治危機加劇的情況下,蘇聯總統米哈伊爾·戈巴契夫試圖通過舉行公民投票提議建立聯邦,以維護蘇聯作為主權共和國聯盟的地位。當年8月,蘇聯共產黨強硬派在莫斯科發動未遂政變,新聯盟條約從未簽署。
1991年政變失敗後,蘇聯許多共和國因擔心再次發生政變而宣布獨立。1991年烏克蘭獨立公投舉行一周後,蘇聯保持團結的可能性很低,獨立國家國協於1991年12月8日由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和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三個國家的領導人在白俄羅斯布雷斯特以北50公里的比亞沃維耶扎原始森林會面,並簽署了《建立獨立國家聯合國協議》,即《別洛韋日協議》。[8]
獨立國協宣布,新組織將向前蘇聯所有共和國和其他有共同目標的國家開放。獨立國協憲章規定,所有成員國都是主權國家,從而有效地廢除了蘇聯。1991年12月21日,另外八個前蘇聯共和國(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哈薩克、吉爾吉斯、摩爾多瓦、土庫曼、塔吉克和烏茲別克)的領導人簽署了《阿拉木圖宣言》,該議定書既可以被解釋為將獨立國協擴大到這些國家,也可以被理解為獨立國協的適當成立或成立日期,從而使參與國的數量達到11個。喬治亞於兩年後的1993年12月加入。此時,15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中有12個加入了獨立國協,三個非參與國是被蘇聯占領的波羅的海國家。獨立國協和蘇聯在法律上短暫共存,直到1991年12月26日,獨立國協正式解散蘇聯。[9][10]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和中亞各國的經濟實力減弱,國內生產總值下降。後蘇聯國家進行了經濟改革和私有化。歐亞一體化進程在蘇聯解體後立即開始,以挽救後蘇聯國家的經濟。[11]
1993年1月22日,獨立國協憲章(章程)簽署,建立了獨立國協的不同機構、職能以及獨立國協的規則和章程。《憲章》還規定,所有批准《建立獨立國協協定》及其相關《阿拉木圖宣言》的國家都將被視為獨立國協的創始國,只有批准《憲章》的國家才被視為獨立國協的成員國(第7條)。如果獨立國協國家元首理事會決定接受,其他國家可以作為準成員或觀察員參加(第8條)。
除烏克蘭和土庫曼外,所有創始國家都批准了《獨立國協憲章》並成為其成員國。然而,烏克蘭和土庫曼繼續參加獨立國協,但不是獨立國協成員國。土庫曼於2005年8月成為獨立國協准成員。喬治亞於2009年完全退出獨立國協,烏克蘭於2018年停止參與。
獨立國協的工作由秘書長協調。
獨立國協議會間大會於1992年3月27日在哈薩克成立。1995年5月26日,獨立國協領導人簽署了《獨立國家國協成員國議會間大會公約》,最終得到九個議會的批准,唯一沒有簽署的獨立國協成員國是喬治亞。根據公約條款,各國議會大會(IPA)被賦予了國際合法性。
大會位於聖彼得堡的塔夫利宮,是獨立國協的議會諮詢部門,旨在討論議會合作問題,審查共同關心的文件草案,並將示範法提交給獨立國協國家立法機構,供其在制定新法律和修訂現有立法時使用。已通過130多份文件,確保獨立國協國家立法層面的法律趨近一致。議會積極參與獨立國協一體化進程的發展,並派遣觀察員參加全國選舉。2009年5月14日,大會在聖彼得堡舉行了第32次全體會議。[12]
2003年至2005年,三個獨立國協成員國在一系列顏色革命中經歷了政權更迭:愛德華·謝瓦納茲在喬治亞玫瑰革命中被推翻;維克多·尤申科在烏克蘭當選;阿斯卡爾·阿卡耶夫在吉爾吉斯革命中被推翻。
2006年2月,喬治亞退出獨立國協國防部長理事會,聲明「喬治亞已採取加入北約的方針,不能同時成為兩個軍事聯盟的一部分」。在2009年8月之前,喬治亞一直是獨立國協的正式成員。一年前,喬治亞在俄格戰爭結束後正式宣布退出獨立國協。[13]
2007年3月,俄羅斯安全理事會秘書伊戈爾·伊凡諾夫對獨立國協的作用表示懷疑,強調歐亞經濟共同體正在成為一個更有能力統一獨立國協的組織。喬治亞退出後,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土庫曼總統跳過了2009年10月的獨立國協會議,單獨解決與俄羅斯的問題和分歧。[14][15]
2009年5月,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白俄羅斯、喬治亞、摩爾多瓦和烏克蘭加入了由歐盟發起的東部夥伴關係計劃(EaP)。EaP框架負責管理歐盟與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白俄羅斯、喬治亞、摩爾多瓦和烏克蘭等後蘇聯國家的關係。[16]
成員
《創建協議》一直是獨立國協的主要組成文件,1993年1月通過了《獨立國協憲章》。該憲章正式確定了成員國的概念:成員國被定義為批准《獨立國協憲章》的國家(第2節,第7條)。其他成員可以在所有現有成員的同意下加入。在《憲章》通過之前批准《創建協議》的締約方被視為「創始國」,但不算成員國。[17]
國家 | 簽署 | 批准 | 憲章批准 | 備註 |
---|---|---|---|---|
亞美尼亞 | 1991年12月21日 | 1992年2月18日 | 1994年3月16日 | 創始成員國 |
亞塞拜然 | 1991年12月21日 | 1993年9月24日 | 1993年12月14日 | |
白俄羅斯 | 1991年12月8日 | 1991年12月10日 | 1994年1月18日 | 創始成員國 |
哈薩克 | 1991年12月21日 | 1991年12月23日 | 1994年4月20日 | 創始成員國 |
吉爾吉斯 | 1991年12月21日 | 1992年3月6日 | 1994年4月12日 | 創始成員國 |
摩爾多瓦 | 1994年4月8日 | 1994年4月15日 | 1994年4月15日 | 2023年5月15日暫停參與相關事務[18] |
俄羅斯 | 1991年12月8日 | 1991年12月13日 | 1993年7月20日 | 創始成員國 |
塔吉克 | 1991年12月21日 | 1993年6月26日 | 1993年8月4日 | 創始成員國 |
烏茲別克 | 1991年12月21日 | 1992年4月1日 | 1994年2月9日 | 創始成員國 |
由於俄羅斯支持摩爾多瓦、喬治亞和烏克蘭境內一些地區的獨立,並違反了《伊斯坦堡協議》(《歐洲常規武裝力量公約》),2014年3月25日,摩爾多瓦議會提出了譴責建立獨立國協協議的立法倡議,但未獲批准。2018年1月,一項類似的法案被提出。[19][20][21][22][23][24][25]
2022年6月14日,摩爾多瓦外交部長尼古·波佩斯庫表示,摩爾多瓦政府正在考慮退出獨立國協,而5月底,摩爾多瓦總統瑪雅·桑杜表示暫時不會離開。2021年8月摩爾多瓦的一項民意調查(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顯示,48.1%的受訪者支持摩爾多瓦退出獨立國協。[26]
2022年11月30日,波佩斯庫表示摩爾多瓦將暫停參加獨立國協會議。2023年2月23日,他表示摩爾多瓦已開始退出該國與獨立國協簽署的多項條約,因為摩爾多瓦打算加入歐盟。2023年5月15日,摩爾多瓦議會議長伊戈爾·格羅蘇表示,該國將退出建立獨立國協議會間大會的協議;他表示,加入獨立國協「並不能保護摩爾多瓦共和國在冬天免受能源威脅,以及對摩爾多瓦的獨立和主權威脅」。[27][28]
作為切斷與獨立國協聯繫的一部分,2023年7月,摩爾多瓦通過了一項關於廢除摩爾多瓦加入獨立國協國家議會間大會協議的法律。截至2023年10月,摩爾多瓦簽署的282項獨立國協協議中有70項已經退出。[29][30]
如果得到國家元首理事會的批准,一個國家可以根據《獨立國協憲章》(第8條第2款)成為準成員。准成員國和觀察員國可以參與獨立國協機構的工作。
國家 | 簽署 | 批准 | 憲章批准 | 備註 |
---|---|---|---|---|
土庫曼 | 1991年12月21日 | 1991年12月26日 | 未批准 | 創始成員國。自2005年起開始成為聯繫國。 |
國家 | 簽署 | 批准 | 憲章批准 | 宣布退出 | 退出生效 | 備註 |
---|---|---|---|---|---|---|
喬治亞 | 1993年12月3日 | 1993年12月3日 | 1994年4月19日 | 2008年8月18日 | 2009年8月18日[34][35] | 因2008年南奧塞提亞戰爭而退出。 |
秘書長
姓名 | 國家 | 任期 |
---|---|---|
伊凡·科羅錢尼亞 | 白俄羅斯 | 1991年12月26日—1998年4月29日 |
鮑利斯·阿布拉莫維奇·別列佐夫斯基 | 俄羅斯 | 1998年4月29日—1999年3月4日 |
伊凡·科羅錢尼亞 | 白俄羅斯 | 1999年3月4日—4月2日 |
尤里·亞羅夫 | 俄羅斯 | 1999年4月2日—2004年6月14日 |
弗拉迪米爾·魯沙伊洛 | 俄羅斯 | 2004年6月14日—2007年10月5日 |
謝爾蓋·尼古拉耶維奇·列別傑夫 | 俄羅斯 | 2007年10月5日 | -現在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